首页 > 都市言情 > 蜀汉 > 第888章 阴结蛮夷,以抗天命!

第888章 阴结蛮夷,以抗天命!(1/2)

目录

邺城的清晨,阳光穿透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城中,给这座城市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刘禅站在行宫的庭院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振兴大汉的重任,而冀州,正是关键的一步。

“陛下,今日的行程已经安排妥当,您准备何时出发巡视各郡”

一位身着官服的侍从,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恭敬地问道。

刘禅微微仰头,看着天空中飘荡的云朵,沉声道:“即刻出发。朕要在接下来的半年内,逐一巡视冀州各郡度田与编户齐民的情况。”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向天地宣告自己的决心。

消息迅速传开,被派遣到各郡县的官员们听闻皇帝即将亲临巡视,顿时有了底气。

他们纷纷抖擞精神,加快了度田的速度。

在冀州的某郡县,县衙内一片忙碌的景象。

县令坐在大堂上,看着堆积如山的度田卷宗,眉头紧皱。

“大人,这度田之事,虽然推进了些,但那些士族们依旧诸多不满,我们该如何是好”

一位师爷模样的人,忧心忡忡地问道。

县令站起身来,在大堂内来回踱步,沉思片刻后说道:“如今陛下亲临冀州,这是我们的机会,也是压力。不管士族们如何不满,度田之事绝不能懈怠。我们要让陛下看到我们的决心和成果。”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语气不容置疑。

各郡县的官员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带领着胥吏,深入乡间地头,丈量土地,清查人口。

在一片农田旁,胥吏们手持丈量工具,认真地工作着。

一位胥吏对着农田的主人说道:“老乡,您这片地,我们得仔细量量,可不能有差错。”

农田的主人,一位朴实的农民,微微点头,说道:“官爷,您尽管量,咱都配合。听说陛下为了咱老百姓,亲自来管这度田的事儿,咱可不能拖后腿。”

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而那些当地士族以及新晋的士族,虽然利益受损,但想到邺城那些公然违抗度田诏命的人的下场,心中不禁一阵胆寒。

在一座豪华的府邸内,几位士族老爷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圆桌旁,脸色阴沉。

“这皇帝亲临,看来是铁了心要推行度田了。”一位身材肥胖的士族,满脸肥肉抖动,无奈地说道。

“是啊,我们也只能配合了,不然,下场恐怕比邺城那些人还惨。”

另一位身着绸缎的中年男子,眼神中透着不甘,但也只能妥协。

“罢了罢了,将这口气咽了下去,配合度田与编户齐民吧。”

一位年长的士族,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

冀州久经战乱,人口雕敝,土地荒芜许多。

走在冀州的大地上,刘禅看到的是一片片荒芜的农田,一座座破败的村庄。

他的心中满是忧虑,深知要恢复冀州的生机,任重而道远。

“陛下,这是各郡县最新呈报上来的度田数目。”一位官员双手呈上一份卷宗,恭敬地说道。

刘禅接过卷宗,仔细地翻阅着。

看着那一串串数字,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

“冀州的情况,比朕想象的还要严峻。土地荒芜如此,人口更是稀少。”刘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

“陛下,如今度田之事已有进展,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鼓励生育,增加人口,同时迁徙些许百姓过来,开垦荒地。”一位大臣出列,恭敬地说道。

刘禅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从即日起,颁布鼓励生育的诏令,对生育多子的家庭,给予奖励。同时,在其他郡县挑选愿意迁徙的百姓,迁至冀州,开垦荒地。”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冀州繁荣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禅开始巡视冀州各郡。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了解度田与编户齐民的情况,与当地的官员、百姓亲切交谈。

在一个村庄里,刘禅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怀中抱着几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家中几个孩子啊”刘禅微笑着问道。

年轻的母亲有些紧张,连忙行礼,说道:“回陛下,家中四个孩子。托陛下的福,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刘禅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心中甚是欣慰。

“好好好,多子多福。往后日子会更好的。”他的笑容温暖而亲切。

当即让手下的人赏赐了许多布帛粮食,当即便让这位母亲叩头拜谢,大喊:“陛下万岁!”

在巡视的过程中,刘禅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有些郡县的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即便度田完成,也难以维持生计。

刘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当即下令,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钱粮,用于救助这些贫困的郡县,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陛下,如此一来,国库的压力可不小啊。”一位大臣担忧地说道。

刘禅神色坚定,说道:“百姓乃我大汉根基,若百姓生活困苦,要这国库有何用朕身为天子,自当为百姓谋福祉。”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让大臣们深感敬佩。

随着时间的推移,冀州的度田与编户齐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炎兴元年十二月,冀州的度田工作在历经波折后,终于基本宣告完成。

广袤的田野上,新立的田界碑整齐排列,像是守护这片土地的卫士。

在田边,百姓们望着刚刚丈量清楚、划分明确的土地,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爹,这度田完了,往后咱这日子可就有盼头了。”

一个年轻后生兴奋地对身旁的老者说道,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老者微微点头,脸上的皱纹因笑容而更深了几分。

“是啊,多亏了陛下,咱这土地终于能好好种了,往后日子准能越过越好。”

他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却又透着坚定的信念。

虽然在度田过程中,当地也冒出了一些乱子,有些地方士族煽动百姓闹事,试图阻挠度田。

但有大汉天子刘禅坐镇,这些乱子都被迅速镇压下去。

刘禅身着龙袍,身姿挺拔地站在营帐外,眼神坚定而威严,指挥着将士们平息叛乱。

他的存在,如同定海神针,让冀州的局势迅速稳定下来。

“传朕旨意,无论何人,胆敢阻挠度田,一律严惩不贷!”刘禅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寒风中远远传开,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胆战心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