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以俚治俚(1/2)
袁术确实如种平所料,并不愿意放郑玄离开扬州。
他平生甚好虚名,虽欲官郑玄而不得,但藉由郑玄之名,扬州名士如流,往来不绝,如此盛景,比之当年洛阳也毫不逊色,袁术作为地主,自然与有荣焉。
如今两军交战,郑玄欲走,袁术正是踌躇满志,将曹操视为尘土之时,如何肯平白失了气焰,将话柄交由敌手
袁术心中不愿,但郑玄已拜贴述情,他又不愿开口言拒,思虑之下召开郭图、阎象,杨弘三人商议此事。
郭图素与阎象不合,加之郑玄早有门人奉金贿赂,袁术方听了阎象之言,要好言劝郑玄留下并遣兵卒护其门人,郭图便开口反对:“主公兵多将猛,何须萎缩隐忍曹操麾下唯黄巾溃卒尔,又何惧之其摄天子而牧诸侯,天下无不恨怨,主公得天命而称帝,挟大势以诛佞臣。正是良机在我,无有不胜之理。主公此时强留先生在侧,徒生隔阂。何况典籍经册数以千计,与其时时分心保护,不如一劳永逸,主公只需派兵护送先生一次,便可誉满于世,也无需再有后顾之忧。交州偏僻之地,仅存身尔,扬州富庶,方为传学之所,待击破曹操,扬州安定,先生自然重回。主公圣帝明王,当下之势定然洞若观火,区区拙见,只图主公一笑。”
郭图一番言论下来,语调抑扬顿挫,姿态虽低却毫无谄媚之意,袁术听着只觉得字字发由本心,让人心旷神怡,正要点头,却又忍不住多问一句杨弘。
杨弘心想如今重中之重便是抗击曹操,何必再节外生枝若此时赞同阎象,平白招致郑玄不满不说,小鬼难缠,他也不愿和郭图生出龃龉,再者以主公的性子,若是某日后悔,难保不计较自己今日多言之过。
因此他只是附和郭图称赞自家主公真知灼见,模凌两可的说了几句前方战况,却并不明确站队,表达自己的偏向。
袁术若有所思,阎象还想再所些什么,却被郭图以“主公深谋远虑自有决断,何须你越俎代庖”打了回来,只能恨恨闭嘴。
没了阎象聒噪,袁术很快决定依郭图所言,派出一队精兵护送郑玄和蔡邕等人入交州避难,甚至还特地举办筵席,以金玉布帛相赠,当然郑玄感念袁术盛情,也在离开扬州前正在编纂的注经抄本回赠给袁术。
袁术在士族中大大传扬了一次美名,对郭图愈发看中了。
不提袁术这边如何,郑玄此行带了三十辆牛车,随行的门人弟子二十五人,一路上先有袁术精兵护送,又有刘备白毦兵接应,这十余日连一个寇贼都不曾遇到,顺顺当当的入了广信城门。
扬州外尚且能看到遍地流民与尸骨,入了交州以来却只能看见郁郁葱葱的树木野草,惟有蚊虫扰人,难闻兵戈之声,郑玄一时以为此地乃当世净土了。
于是他尚且未见刘备,便已提前生出三分好感在心。
甫一见刘备,郑玄就忍不住询问起其治下为何如此安定。
刘备坦然回答:“汛期方过,烈日炎炎,俚人伏于溪洞之中,甚少行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