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崇祯皇帝的千里眼(2/2)
啪嗒一声脆响,崇祯皇帝像是被这密折烫到了一般,猛地将其扔在了桌面上。那密折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刺眼,尤其是那落款处,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峨眉峰”。
这密折乃是锦衣卫沈阳站的一号人物李延庚发来的,其情报的准确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密折上的内容却让崇祯皇帝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唉……”崇祯皇帝长叹一声,暗自感叹,
“历史的惯性终究还是难以避免啊!这狗日的建奴鞑子,竟然如此之快就有了独立制造火器的能力!
幸好这辈子没有三顺王了,要不然更不好搞。”
此时此刻,军机处内一片静谧,只有崇祯皇帝和王承恩两人。王承恩静静地站在一旁,对于崇祯皇帝的自言自语,他甚至连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一般。
王承恩脚步轻盈,他慢慢地走到那盏煤油灯前。这盏灯是皇家科学院最新的研究成果,它的出现给这个古老的宫殿带来了一丝现代的气息。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地转动着灯芯按钮,将煤油灯的亮度稍稍调大了一些。就在他调整的瞬间,原本有些昏暗的房间立刻被明亮的灯光照亮,整个空间都变得清晰可见。
与过去使用的蜡烛相比,这盏煤油灯的优势显而易见。蜡烛的光芒总是显得有些微弱,而且容易被风吹灭,需要不断地去点燃。而这盏煤油灯不仅亮度更高,而且更加稳定,即使有风吹过,也不会轻易熄灭。
王承恩满意地看着这盏煤油灯,心中不禁感叹皇爷口中科技的进步。这样一个小小的改进,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大的便利。
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一支崭新的钢笔,笔尖在洁白的信纸上沙沙作响,他正全神贯注地给峨眉峰奋笔疾书着回信。
没错,你没有听错,这可是钢笔!这种新奇的书写工具在这个时代可是闻所未闻的,但崇祯皇帝却已经将它握在了手中,并且运用自如。至于这支钢笔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它就是这么凭空出现了。
或许是某位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又或许是崇祯皇帝自己的突发奇想,但无论如何,这支钢笔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且,不仅仅是钢笔,崇祯皇帝甚至扬言,连圆珠笔、中性笔、马克笔等等各种现代书写工具,他都能一起造出来!
“峨眉峰爱卿,见字如晤。”崇祯皇帝的笔触刚劲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峨眉峰的宠爱和重视。这开篇的一句话,仿佛带着崇祯皇帝特有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位臣子的深厚情谊。
“沈阳城中有爱卿这样的能臣,就如同朕在千里之外长了一双眼睛一般。建奴的一举一动,哪怕是最细微的地方,都如同在朕的手掌之中一样清晰可见。
爱卿所提出的建议,朕都会认真考虑并一一采纳,绝对不会有丝毫的疏漏。朕也绝不会急躁行事,以免破坏爱卿和其他大臣们为朕精心谋划的大好局面。
其实,朕对此早已有了自己的盘算。大明和建奴之间的这场战争,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时间拖得越久,对大明就越有利。
朕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爱卿如今身处在龙潭虎穴之中,就如同在绝境中求得一线生机一样艰难。所以,希望爱卿一定要像爱护朕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千万不要去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不要过于强求,更不能为了获取一两条消息而轻易地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则,一旦引来杀身之祸,就算朕将来将爱新觉罗家满门抄斩,也无法弥补朕心中的遗憾啊!
等到峨眉山上的积雪完全融化的时候,朕期待着能与爱卿一同畅饮那一江春水!”
写好回信,崇祯皇帝亲自用朱漆封上,交给了王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