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敲门声打破沉寂(1/2)
李老接过茶杯,看着杨晓东,“晓东,你有没有兴趣去冶金?”这句问得所有人都愣住了。杨晓东瞪大眼睛,怀疑自己听错了。
“你们别这样,我去过冶金。”李老吃了一口馒头,喝了口茶。刘建平看看陈明杰,又看向杨晓东,心中思索,去冶金做什么,难道再当副手?
即便在冶金是副职也确实高一些,但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何况,杨晓东在机械厂的位子远不止这么简单。可要担任主要领导呢……
三十多岁的主要负责人,确实有点惊人!考虑到冶金的混乱局面,这并非不可能。
可是,冶金的大权可不是那么好担当的!组织架构需要重新建立,还有恢复生产等问题。
李老这样一说,显然只是试探。玩笑的话,他们可不敢当真。“领导,别开玩笑了,我在机械厂都管不住。”
“到冶金这样的大部门,我哪能胜任!”
杨晓东忙回应道,李老仍然埋头吃饭。
刘建平、陈明杰闻言先是一怔,接着陷入沉默。“领导觉得小涛说的是道理,冶金的情况复杂,需要找一个能镇住场面的人!”陈明杰也反应过来,补充说:“领导,这里也有不少工作等着呢。”
见几人态度坚决,李老笑着拍拍杨晓东肩膀,“你是块料,跟我有几分像。”
“首长,这是自然,我们都是您手下的兵。”杨晓东赶忙回道。几句赞扬让气氛稍微缓和下来,李老满意地点点头。“咱们一机部出身的就该如此。”他拍着杨晓东的肩膀说道。“是啊。”
这时,李老再次提起冶金。“冶金那里最近出了问题,上面正准备整顿……目前有两套方案,一是把冶金分散给各个机部管理,另一个是派人整合、尽快恢复。”
夏老分析了这两种方案的优劣,“我跟老黄都认为第二套更现实。第一套涉及多个机部资源调配,难免混乱。”
杨晓东点头认同,随即又讨论到各机部合作的问题,并一致决定避免再带那些不愿配合的部门合作。李老接着谈到这次冶金问题的影响,“这次事件牵涉了很多干部,教训深刻。但机械厂率先发现问题并有功。”
“你们可以列出功臣名单,以备检查团验收。”李老嘱咐道。
送走李老后,三人在房间里开始思考。刘建平首先打破沉寂,“看来冶金要有大的变动。”
杨晓东提到要设立内部监管机构以防范类似问题。他详细讲解了构想:包括监督物料平衡、制度执行、财务报表、安全隐患等。
大家都感到这个建议非常有必要。“这事确实该做,现有监管体系可能不全面。”刘建平点头赞同。然而,如何组建有效的审核团队是个挑战,毕竟不能由熟人来做。经过深入探讨,三人认为必须引入专业的外部审核人才以保障公平公正,确保审核效果。
杨佑宁深感这是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机,而设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势在必行,尽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如果那样做,不仅问题不能解决,反而可能让机械厂的情况更糟糕。
“小涛,这可是你说的,你有什么想法?”
杨佑宁没办法,他知道刘怀民提出的问题肯定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杨小涛。
“这事容易!”
杨小涛拿起了桌子上的香烟,“多引进一些新鲜血液就好!”
四个人在办公室抽着烟,最终敲定了内部审核机构的设立。事情解决后,他们准备起草计划书,以确保能得到陈老的批准。
作为提出的建议者,自然是由杨小涛来写这份初稿。至于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则可以在后续进行补充。综合来看,化工厂、制药厂这些分厂的工作,以及管理钢铁厂和研究中心的人选中,非杨小涛莫属。
几位负责人经过商议达成共识后,都各自返回休息。杨小涛则回家看看白天听闻已经放出的傻柱是否一切正常,他担心傻柱心存不满会对家人不利。跟同事们告辞后,杨小涛走回停车处。
突然有股预感涌上心头,杨小涛顺手取出了几包干粮和一个水壶。仓库里关押着那些尚未定罪或者嫌疑不大的人。确认过这些人情况良好后,他们多数会由街道办事处接走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