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康国归附(2/2)
王远起身说道:“陛下,罗窦洞獠无非是觉得山高皇帝远,朝廷管不到他们,又因地势险要,据险而守,以为我大唐军队攻不上去,实际上,咱们军队早已换了装备,仅耿国公之一部便可攻克他们。”
李二说道:“你不是常说,咱们有这个实力可以横推过去,又何必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所谓狮子搏兔,亦需全力,轻敌大意,乃兵家大忌!”
“陛下所言极是,能珍惜每一名士兵的生命!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李二乘兴说道:“朕欲将前隋仁寿宫改名为九成宫,诸卿以为如何?”
高士廉说道:“九成含有九重之意,老臣附议!”
“臣附议!”
王远心中纳闷,不就一座宫殿吗?改个名称还用的着在朝堂上讨论?
这时武士彟启奏道:“陛下,如今大唐四海升平,诸夷臣服,百姓安居乐业,老臣恳请陛下封禅!”
李二心中骄傲,开口说道:“此事以后再议!”
看样子李二是同意的,但这种事情可不能答应,至少要三请之后,这是第二请,再有一次就要答应了。
李二说道:“康国来使,请求归附我大唐,诸卿怎么看?”
见众人面面相觑,一副迷茫的样子,李二叫来通译,让他介绍康国的情况。
原来康国是秦汉时期的康居国,由从中国甘肃一带被匈奴驱赶到中亚的月氏人所建,极盛时拥有今天中国新疆北部及中亚部分地区是个幅员数千里的大国。
康居国长期遭受匈奴的奴役,等到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后,开始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直到晋朝年间还曾遣使来朝,并向晋武帝进贡良马。
东突厥灭亡后,唐朝不仅暂时消除来自漠北的边患,并且再度打开跟西域诸国交往的通道。
一时间,不远数千里前往长安称臣纳贡的国家络绎不绝,使大唐重现“万邦来朝”的盛况。
对于康国送来的这份大礼,朝堂上顿时议论起来,喧闹声不止。
从现实利益来考量,康国的主动依附可谓相当“诱人”。
因为,对于唐朝来讲,不费一刀一枪便可获得康国幅员千里的领土,这笔“买卖”实在划算。
更何况,康国并入大唐后,还能帮助唐朝在西突厥的背后打入一个“楔子”,真可谓“一箭双雕”的好事。
正因如此,对于康国的内附请求,大多数朝臣都采取支持态度。
李二看向王远,问道:“王爱卿,你意下如何?”
王远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时机尚早,康国请求归附本来是好事,但康国距离大唐万里之遥,他们若是有难,大唐又不得不救,山高路远必定劳民伤财,受苦的还是我大唐百姓。”
李二与群臣闻言连连点头。
“那应当如何?”
王远抿了口茶,说道:“陛下,咱们暂时可以与其结盟,双方展开军事、政治、商业、农业、工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双方共同修建一条互通的水泥路,等咱们的西域都护府设立起来,时机便可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