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三个方向出击(2/2)
……………………………………………………
扬州。
随着杨三生发动北伐,吴三桂所在的扬州城,顺便变换了旗帜,五万大军聚集在扬州城外誓师,向着沿海的两座城市,泰州和盐城方向前进,同时,吴三桂也自告奋勇,成为这五万大军的先锋将,率领一万大军率先出发。
另一边,襄阳城。
蒋西山正率领十万大军,在大量运输船的配合下,在满清鞑子的眼前,明目张胆的强行渡河,而满清派出来的哨探,只能在远处眼巴巴的看着明军渡江,进入前些年,被完全摧毁的樊城废墟。
……………………………………………………
两天后,多尔衮得知消息,明军从襄阳、扬州、胶澳和山海关,南、东及东北三个方向,总计超过二十万兵力,对大清发动全面战争。
而多尔衮以为可以作为缓冲的江北二镇,不知在什么时起,便早已沦为南京明军的傀儡,甚至于就连吴三桂都成了明军北伐的先锋将领。
至此,多尔衮心里很清楚,此番若是挡不住明军的攻势,大清就完蛋了。
翌日,大清皇宫大殿,多尔衮召集了众臣议事。
“诸位大臣想必已经知晓明军聚集超过二十万的大军进攻我大清的消息了吧。”
多尔衮目视着朝堂上诸多大臣,并且还特意把目光放在那些汉臣的身上。
众臣闻言不语,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如今的大清在南京明军的封锁下,崩溃也只是早晚的事情,再加上北方每年的天气愈发寒冷,产出的粮食也越来越少,不出十年,大清自然就完蛋了。
可如今南京明军却不想继续等待,直接派兵北上,这说明什么?
显然,南京明军此次北方是有必胜的决心,否则完全没必要强攻,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损失。
“启禀王爷,奴才以为,此番明军乃是虚张声势,我大清在唐山有三十万大军,河南一带也部署了二十万大军,明军只有区区二十万,且还是分散在三个方向,必然不是我大清的对手!”
一名周姓的文臣出言道。
听到这话,多尔衮心中轻哼了一声,朝堂上的这些个汉人无比狡诈,如不是他暗中派人监视着整个京师,否则还真就被眼前这些个汉人给欺骗了。
“既然周大人以为明军不堪一击,那明军为何还要突然发动进攻,难不成,明军就不知晓双方的敌我差距?”
多尔衮凝视着对方。
听到这话,周姓的文臣顿时语塞。
还未等对方开口,多尔衮突然把手中拿着的折子扔在地上,怒道:“别以为本王好糊弄,你们这些个狗奴才,背地里与南京杨家联系,真当本王是傻子吗?!!”
朝堂上的汉臣闻言,全都汗毛竖立,他们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悄悄派人去与南京杨家有过联系,甚至还有人已经投靠了南京杨家。
只是,他们没想到,如此机密的事情,多尔衮是如何得知的。
“来人,按照这份名单中的名字,把这些个狗奴才,全都给本王拖下去砍了,诛九族!”
至此,多尔衮扫清了京城中的叛徒,可以专心致志的对付明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