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志怪书 > 第491章 散而复聚

第491章 散而复聚(2/2)

目录

知足常乐·

而且这门」「散而复聚」也很合林觉心意。

这些真君大神的神通法术都太过厉害,自家狐狸也才六尾,还未成仙,一次最多也就只能「喝」到一门,就「喝」饱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别的真君神灵都战死于此,在那么多的神通法术中挑选,他也有较大的可能会选这门。

一来别的法术神通虽然厉害,可林觉要么有可代替的,要么便没有那么需要。

像是那「金光铁海」,看似厉害,不过林觉若多花一些时间精力在「山压顶」上,以他如今的道行,真能将一座小山压到真君身上,所带来的效果不见得会比这「金光铁海」

更差。

又比如那「云烟岁障」,林觉若是将「夺生予寿」悟到精深,估计效果也不会比它差,反而在紧急情况下有损益对方、补益自身的作用。

并且「山压顶」和「夺生予寿」都很适合林觉修行,「金光铁海」与「云烟岁障」给他修行参悟的话,比前两门更简单容易的概率极低。

至于那「三头六臂」、「大如意」,就算他学到了,也很难用在斗法中。

对付别的真君武神,他长再多手臂,也不可能与真君武神搏杀角力,长再多头颅,也不够真君武神斩的,变得再大,也只会是活靶子。若是与别的神灵仙人斗法,定是见招拆招,比拼法术法力,想来也很少会有用到它们的场景。

倒是那「金身法体」似乎也很厉害。

二来便是这「散而复聚」和「断而复续」很有渊源,古书中记叙「断而复续」时,便提到过这「散而复聚」。二者一门炼体,一门养神,一在肉身一在神魂,正好相辅相成。

古书中也提到过一句:二者修至大成,便近不死不灭。

不死不灭正对应了今日的浮池神君!

只是二者之间的不死不灭显然不同1

古书上说的是「近乎不死不灭」,不知浮池神君的神通如何,林觉想来大概也要加一个「近乎」才够严谨,毕竟他又不是真仙圣人,何况就连丹道圣人都有自行陨落的。而这个不死不灭,指的是你把我肉身杀死,还能再长出,把我神魂打散,还能再聚拢,浮池神君的不死不灭指的则是没有谁可以伤到我的肉身、损到我的神魂。

前者听来明显比不上后者。

这也不难理解。

浮池神君的不死不灭堪称无上神通,「断而复续」和「散而复聚」就算加在一起,也很难比拟。

然而在林觉看来,却仍有机会。

「断而复续」靠的是生机,生机不绝,身躯不灭,「散而复聚」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维持神魂的生机和维持肉体的生机略有差异罢了,二者差不多对应着人鬼的阳寿与阴寿,可偏偏林觉学了一门「夺生予寿」,正与生机寿元有关。

「断而复续,散而复聚,夺生予寿,金蝉脱壳。」

这四门加在一起,效果可能不会比浮池神君的不死不灭差多少,若是再将其融合,继续参悟,说不定也能悟出一门无上神通。

那将是林觉自己的无上神通。

「哈哈—」

林觉仰头笑着,果真知足常乐。

身边狐狸还在说他顽皮。

白云越飞越远,越飞越低。

那条魏水河就在脚下豌蜓。

听说南北双方的争斗也蔓延到了这条魏水河,河中神灵就如九天正神一样,纷纷站队,曾经的魏水河神因与北方统领有旧,选择了帮助北方,那位魏女则没有选择大姜朝廷,而是选择了南方越王。

林觉低头仔细看去,欲找故人身影,却只见碧波流淌,映着蓝天与白云。

想来这条魏水河的河神之位,也会随着人间大势的尘埃落定而定下。

乘云西行,不觉已到云州。

重重大山之间,辛勤的百姓在此开垦出了高低落差极大的梯田,是不亚于神迹的世外桃源。

这里要比秦州暖和很多,冬日也似春天。

山巅无人之处,就连当地百姓也不知道何时多了一间由树枝茅草搭成的小屋。

一个道人终日坐在这里。

清晨面朝东方,看日出云海,黄昏面朝西方,看落日余晖,等待一朵有缘的仙云。

寻常聚来的白云确实不够用。

若是慢一些,也就罢了。

最大的缺陷在于,它只能自己和狐狸乘坐,若是要带师妹,要带紫云,要带那还没入门的弟子,要带万公、陶道长这等护法,便不行了。

而一朵灵性十足的云,不光可以首已乘坐,不光可以带人,甚至可以从中分出一朵,

给弟子门人使用。届时的他们就算并未成真得道,就算完全不会腾云驾雾之法,也能感受儿分仙家乐趣。

这个地方也不是林觉特地寻来的。

只是驾云前来,不知该去何方,只想飞到一个地势较高之处,忽然路过此地,低头一看一这个季节没有耕种,放水养田,因此每块梯田里面都装满水,当时正好是上午,装满水的梯田像是无数块错落有致的镶嵌在大山间的镜子,因倒映着清晨的蓝天而呈现出天空一样的蓝,又因浮萍青苔而呈现出每块青红不一的色彩,如同大自然的调色盘,云雾则在梯田下翻涌升腾,里面隐隐显现出一些房屋,茅草顶宛如蘑菇,静谧祥和,不知大山多高、云深几何。

林觉立即就飞了下来。

正好学习新得的「散而复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