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我的父亲是司令 > 第683章 交易,利益捆绑

第683章 交易,利益捆绑(2/2)

目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李丰和李雪来到巴中的山顶,俯瞰着这座焕然一新的城市。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一片繁荣的景象。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爽和惬意。“哥,看到巴中的发展,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李雪感慨地说道。

李丰微笑着看着妹妹,眼中满是欣慰和自豪,“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我们都挺过来了。巴中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愿景。

巴中的故事,还在继续。李丰和巴中的人民,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在巴中市委办公室里,灯光亮如白昼,李丰坐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手中拿着地质局送来的铁路改道初步预算报告。这次绕道,足足要多修四公里铁路,而这四公里的造价,高达两百多万。李丰看着这个数字,心中忍不住一阵心疼,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经济本就不宽裕的巴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然而,他深知国家利益至上,为了大局考虑,他还是咬了咬牙,缓缓点头同意了。

他叫来地质局局长,神色凝重地说道:“你先组织同志再实地勘测几次,一定要拿出个详细准确的大致规划来,我马上回市委开常委会,讨论后续的工作安排。”地质局局长立正敬礼,坚定地回应道:“是!”看着局长离去的背影,李丰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充满挑战,但他早已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

两天后,阳光洒满了铁路施工现场,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爽。李雪单位的人来到现场,李丰早早地等候在那里,脸上带着诚挚的微笑,快步上前迎接。“各位先生辛苦了。”李丰微笑着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敬意。他深知,眼前这些人都是国家鼎鼎有名的科学家,他们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心中,这些科学家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而且,其中有几位科学家的行政级别可不比他低,为首的这位更是享受省部级待遇,他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

为首的领导笑着跟李丰握手,目光落在李丰年轻的面容上,不禁发自内心地感叹道:“李书记还真是年轻有为啊!”说着又看向一旁的李雪,脸上满是敬佩和欣赏,“你们兄妹俩了不起啊,国家未来一片光明啊!”李丰谦逊地淡然一笑,回应道:“您过誉了。”随后,他神色一正,说道:“不客套了,说正事吧。发现稀土矿的隧道在哪里?”

一行人在李丰和李雪的带领下,来到隧道入口。勘探队的队员们身着专业的工作服,背着各种探测设备,他们先是仔细地评估了一下隧道的安全程度。看着隧道口那略显斑驳的墙壁和不时掉落的小石块,众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随即,勘探队队员们深吸一口气,大步走进隧道。李丰和围观的工人们站在外面,眼睛紧紧地盯着隧道入口,心里七上八下的,充满了担忧。

“这太危险了!”一位工人忍不住低声说道。李雪苦笑一声,无奈地解释道:“没办法,设备不够先进,只能靠人工探测。”李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他看着那些勇敢走进隧道的勘探队员,心中肃然起敬。周围的工人们听了李雪的解释,心里的意见也少了很多,他们想到自己虽然工作辛苦,但很少有生命危险,而勘探队的队员们却是拿命去拼,不禁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一个多小时后,隧道里终于传来了脚步声,勘探队队员们兴冲冲地漫步走了出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其中一名队员大声喊道:“富矿,大富矿啊!”另一名队员也激动地补充道:“这个稀土矿的储量,至少是果城那个的十倍,这下我们未来一二十年的稀土都有着落了!”

“太好了!”众人欢呼雀跃起来,现场一片沸腾。李丰也满脸欣喜,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科研单位的领导看向李丰,郑重地说道:“李丰,我们马上就要开采,希望你们能全力配合我们的工作。”李丰毫不犹豫地欣然应下:“没问题,都是为了国家,我义不容辞。”

“好!”领导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说道:“对了,我们要在这边至少工作两年,李雪作为我们研究所的骨干,也会留在这里。”这位领导清楚地记得,李雪刚来研究所的时候还是个不满二十岁的小姑娘,虽然外表看起来坚强,但背地里没少想家。有几次工作累得直接睡着了,说的梦话都是想吃她哥做的饭。领导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如今有机会让他们兄妹俩多相处,自然不会做这个恶人。

李丰闻言欣喜不已,连忙点头感谢:“谢谢谢谢。”领导平静地摆摆手。随后,领导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两年后,我们的研究设备大概率也要更新换代,这里的设备我可以做主低价卖给你们。”

李丰闻言再度面露喜色,激动地说道:“我们巴中要了,有多少要多少!”他心里清楚,这些设备虽然是研究所淘汰的,但放到其他地方依然是顶尖的。低价拿下来,就算自己用不了,卖出去也绝对不亏,这对于巴中的科研和工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领导闻言莞尔一笑:“那好,我们现在就签个协议吧,把交易的设备型号和价格都写清楚。”于是,众人来到临时搭建的办公帐篷里,开始商讨协议的具体内容。李丰认真地看着每一个条款,仔细斟酌,确保协议的每一项内容都符合巴中的利益。经过一番讨论和修改,双方终于达成一致,顺利地签订了协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丰全身心地投入到配合稀土矿开采和铁路改道的工作中。他组织巴中的干部群众,为科研单位和勘探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他亲自协调物资供应,确保开采工作所需的设备、材料等及时到位。同时,他也积极与铁路建设部门沟通,督促他们加快改道的勘测和设计工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