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全羊宴(2/2)
李渊手中端着酒杯,笑容满面,他身旁的亲卫则小心翼翼地负责为他切割羊肉,并将切好的肉块整齐地摆放在精美的餐盘之上。
尽管这场宴席并没有安排歌舞表演等助兴节目,但现场气氛依然十分热烈。
众人相互敬酒,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李渊稳稳地坐在上首位置,面带微笑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之情。
就在这时,郭太突然站起身来,双手恭恭敬敬地捧着酒杯,对着李渊说道:“大将军威震四海,战朝廷,收故土,末将佩服万分,敬您一杯!”
李渊见此情形,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缓缓地抬起手中那精致的酒杯,轻声说道:“请!”
随后,李渊将杯中的美酒轻轻地抿了一小口,那动作优雅而从容。
然而与李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郭太此刻满脸通红,兴奋异常。
只见他毫不犹豫地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展现出豪迈之气。
看到郭太如此豪爽地敬酒,其他将领们也纷纷仿效起来。
一时间,酒席间热闹非凡,各种阿谀奉承、赞美之词如潮水般涌向李渊。
李渊面带微笑,乐呵呵地一一接受着众人的敬意和吹捧。
在这众多将领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像郭太、张辽这样一些出身于小地主或者豪强家庭的子弟,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言辞巧妙、恰到好处。
相比之下,李渊此前所提拔的那些来自底层农民家庭、被称为“泥腿子”出身的将领,则显得较为木讷笨拙。
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是嘴巴笨拙地说着一些简单粗俗的好话,表达自己对李渊的忠诚和敬仰之情。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李渊心中不禁一动。
他意识到,在如今的军队中,那些有着良好家世背景的小地主和豪强子弟正迅速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军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对于这一现象,李渊心中隐隐升起一丝忧虑。
毕竟,这些新崛起的势力是否能够真正忠心耿耿地为自己效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转念一想,时代在变迁,社会阶层的流动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于是,李渊很快便释然了,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必须要慢慢地学会接纳并引导这支不断变化的队伍,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为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过连续三日的盛大宴席,牛羊等食物几乎被消耗殆尽。
此时的李渊必须赶在大雪彻底封住道路之前,迅速离开西河郡,并经由雁门郡顺利返回晋阳。
时间紧迫,容不得有丝毫耽搁。
到了第四天清晨,全军上下人人都面带红光,精神抖擞地完成了整装,准备踏上归途。
八万大军押送着数量可观的钱粮物资,浩浩荡荡地向着雁门关进发。
李渊特意留下了两万名士兵,让他们分散开来镇守西河郡各地。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防止那些心怀不轨、仍不死心的人趁冬季作乱,确保地方的安宁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