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包青天之冤案 > (671)

(671)(1/2)

目录

在这阳光透过青松洒落的午后,喧嚣的街道上,不时传来小贩的吆喝声,市井百姓熙熙攘攘,一片繁华。然而,藏在这世俗繁华之下,却暗潮涌动,冤屈和阴谋交错,令人防不胜防。

包拯,这位朝野闻名的刚正不阿的官员,正在青冥台上审问一名被捕的嫌疑犯。他的目光如炬,锐利得仿佛能看穿人的灵魂。他身后,南侠展昭身披黑衣,犹如黑夜中的一抹幽影,时刻保护着他的安全;而师爷公孙述则手握书卷,一边默默回忆着案情,一边为包拯提供着必要的支持。

不远处,王朝和马汉两兄弟窃窃私语,眉头紧锁,似乎在讨论着什么紧急的事情。他们紧随包拯身后,万分警觉。在这幅和谐的表象之下,隐匿着一桩离奇的冤案:一个名叫郑雨晴的年轻女子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一时间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郑雨晴自幼生活在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郑老夫子在当地声名显赫,为人和善,仁德高尚。可就在前几日,郑老夫子竟被人发现死于后院,脸上带着惊恐与不甘,身边则有一封传信。纸上写满了对他的控诉,指责他勾结权贵,牵连无辜。自此,郑雨晴成了众矢之的。

郑雨晴姿态婀娜,柳眉杏眼,肤色如凝脂,尤其那一袭素白长裙轻盈飞舞,宛若仙子。她走上青冥台时,双手微微颤抖,脆弱的声音在沉重的审问中显得格外无力。“我不是杀人凶手,我的父亲根本不可能做那些事情!你们相信我!”她用那清澈如水的眼神,恳求着屋内每一个人。

“哼,怎么可能让你逃过这样的罪责!”审问官怒喝,眼角戏谑而鄙夷,似乎对郑雨晴的坚持毫无信心。

包拯皱眉,审问现场的气氛显得异常紧张。他内心波涛汹涌,暗自思忖:“隐藏在这案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郑老夫子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人物,难道他真的勾结了权贵?”

正当包拯思索着的时候,展昭轻轻靠近,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尊敬的包大人,听闻此案后,我已经暗中调查过了。郑老夫子近期因一份财产纠纷而与人起了争执,状况有些复杂。”展昭的眉宇间透露出几分凝重,“他的死,绝不可能是意外。”

人群中,王朝和马汉一左一右,交换着眼神,似乎在默契着什么。再看郑雨晴,眼神中流露出挣扎与无助,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怜悯。

“既然如此,我想见见当时见证此事的目击者。”包拯决定深入调查。

不久后,包拯一行人在公孙述的引导下,找到了一名曾在郑府附近居住的老街坊。此时的老街坊神情恍惚,但在包拯的耐心询问下,终于吐露了关键的信息:“我曾见过几名身着华丽衣衫的官员,半夜来到了郑老夫子的府上,他们神色匆匆,似乎在商讨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一番话引起了包拯的警觉,他推测郑老夫子的死非同小可,必有阴谋。

回到青冥台,包拯面临着不断加码的压力,郑雨晴的命运似乎一触即发。于是,他决定调动自己的资源,进一步深入调查那些怀疑的官员。

经过仔细排查与暗中探查,包拯发现那几名官员均来自于一些权势家族,他们手段阴险,不惜牺牲无辜来掩盖自己的私欲。包拯心中燃起一丝怒火,同时暗自思索,如何在接下来的审讯中揭露真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