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威凤赋之李世民 > 第195章 局势失控

第195章 局势失控(2/2)

目录

他猛地一挥手,对着身后的手下喊道:“来人啊!给这两个不知好歹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对他们实行髡刑!”

话音未落,几个身材魁梧的壮汉如狼似虎地冲了进来,他们几人合力将薛万钧和薛万彻两人死死地按倒在地,让他们双膝跪地,无法动弹。

紧接着,又有几个人走上前来,紧紧地捏住薛万钧和薛万彻的脑袋,使其无法挣扎。在众人的注视下,一把锋利的剃刀在他们的头上飞舞,瞬间,两人的头发如落叶般纷纷飘落。

刘黑闼和他的手下们则在一旁悠然自得地喝着酒,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们似乎对这种羞辱他人的行为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愉悦。

而薛万钧和薛万彻则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耻辱。他们的头发被剃得精光,头皮裸露在外,显得异常狼狈不堪。

把李神通打败的刘黑闼,其军队气势如虹、锐不可当,所到之处如秋风扫落叶般横扫河北。面对如此强敌,唐军在河北的势力已如风中残烛,再无还手之力。

远在长安的李渊得知这一消息后,坐立难安。他在书房中踱来踱去,眉头紧锁,满脸愁容。一旁的裴寂看着李渊焦虑的模样,心中也不禁担忧起来。

“裴监啊,”李渊终于停下脚步,长叹一声道,“朕觉得还是应该将二郎的军功兑现啊!虽然之前已经允许他开府设官,但其他的奖赏至今尚未兑现。都已经过去四五个月了,朕原本还想着能装傻拖延过去,可如今河北的局势如此严峻,实在是不能再拖了啊!”

裴寂听后,连忙劝慰道:“陛下,您之前不是已经派遣了一些将领前往河北了吗?这些将领同样能剿灭刘黑闼那帮叛贼的啊!”

“你以为朕不想啊!”一说到河北那些唐军将领,李渊就忍不住破口大骂道:“负责宗州的李世绩竟然被刘黑闼这个逆贼给打败了,我军不仅损失惨重,还被俘获了五千多人,而他自己却仅以身免!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李渊越想越气,他继续骂道:“还有那个高开道,他以援助罗艺粮草为名,却摆了罗艺一道,不仅如此,他还勾结东突厥,响应刘黑闼攻占了罗艺的益州!而负责定州的李玄通,更是不堪一击,被敌人活捉后竟然自杀了!这都是些什么废物!”

李渊越说越激动,他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更可恶的是,东突厥竟然已经派了一队骑兵来援助刘黑闼!这些蛮夷之辈,收了我们大量金银财宝,还不知足,真是欺人太甚!”

李渊的胸口剧烈起伏着,他喘着粗气,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还有那个墙头草徐圆朗,看到刘黑闼得势,他又立刻响应了刘黑闼!这等反复无常之人,若不加以严惩,如何能服众?”

李渊越想越气,他猛地一拍身旁的小桌子,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小桌瞬间被拍得四分五裂,木屑四溅。

一旁的裴寂见状,心中暗叫不好,他赶忙上前一步,满脸担忧地说道:“陛下息怒啊!如今局势已然如此,还望陛下从长计议。”

裴寂顿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接着说:“现在秦王的功劳已经很高了,如果再让他去攻打刘黑闼,万一他又立下大功,到时候他不但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甚至就连……”说到这里,裴寂突然止住了话头,他不敢再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话可能会触怒李渊。

“这个你大可放心,二郎无论怎样说都是朕的儿子,朕赐予他的东西才真正属于他;若是朕不赐予,他可不能抢!此次攻打洛阳如此巨大的功绩,朕若不赏赐给他,岂不是也只能不了了之!”李渊一脸自信地说道,言语间透露出作为皇帝的威严和对局势的掌控。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以及一探李世民所开设的文学馆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李渊亲自出宫,前往文学馆拜访李世民。

当李渊的马车缓缓停下,他步下马车,径直走向文学馆。门口的侍卫见状,急忙迎上前去,想要跑去通报,但李渊抬手示意道:“不必通报,朕自行进去即可。”

李渊轻轻推开文学馆的大门,迈步而入。此时,李世民正全神贯注地向虞世南学习书法,众人也都沉浸在文学的氛围中,并未察觉到李渊的到来。

突然,众人听到开门声,纷纷转头看去,当他们看清来人竟是李渊时,都不禁吓了一跳,赶忙起身,向李渊行礼问好:“恭迎陛下光临!”

李渊见状,哈哈大笑起来,朗声道:“众学士免礼!”他环顾四周,只见馆内布置典雅,文房四宝一应俱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不禁赞叹道:“二郎,你这里果然充满文学气息,实乃一处绝佳之地啊!”

李世民远远地就望见李渊朝自己走来,他连忙快步上前,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高声说道:“父皇,您怎么来了?如果有要事命人叫儿臣进宫便是!”

李渊看着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慈爱,微笑着说道:“朕听说你在这里开设了一个文学馆,特地过来看看。”

李世民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紧。若是放在以往,他定然会满心欢喜,然而此时此刻,他已然深知李渊此番前来,绝非仅仅是为了查看他是否真心讨论文学,恐怕更多的还是心存疑虑,担心他别有所图。

李世民并未露出丝毫的慌乱之色,他坦然自若地回应道:“父皇应该知道儿臣自幼便对读书一事兴致缺缺,只觉那些书本枯燥乏味,难以引人入胜。然而,观音婢却特别喜欢给儿臣讲故事,她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久而久之,儿臣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渊听后,点了点头,笑着说:“观音婢这孩子确实不错,她懂得用故事来引导你,让你对文学产生兴趣。不过也是,你要知道人生可不止打打杀杀,也要学习一些礼仪道义。”李渊说这话的时候特意在说“道义”二字的时候加重了语气。言罢,他目光若有似无地落在李世民身上,似乎话中有话,意有所指。

李世民自然明白李渊话中的深意,但他不说破,只是他恭敬地应道:“父皇教诲得是,儿臣一定会铭记在心。开设这个文学馆,也是希望能结交一些有才华的文人雅士,大家一起交流学问,共同进步。”

李渊看着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嗯,如此甚好。不过,你也要注意分寸,不可沉迷于文学而荒废了正事。”

李世民恭敬地回答道:“儿臣明白,儿臣一定会合理安排时间,绝不会耽误正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