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 > 第637章 顶尖专家

第637章 顶尖专家(2/2)

目录

顶,肯定是要封的,所谓不封顶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秦耕此时说出一个具体的不能突破的具体数字,大家一点也不会说他言而无信。

谁知,秦耕毫不犹豫就点头了,“没问题,600万,这不是大数字。”

众人一听,吓了一跳。

他们最近都是出成果的时候,但科研经费都很紧张,邓红卫每年只有80万,为了多一点,他们要绞尽脑汁。

有了头一个,后面的人信心大增。

这一位是刘晓明博士。

这位是呼吸内科领域的传奇人物,今年38岁。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毕业后赴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师从国际呼吸病学名家dr.Robertthompson攻读博士。

他关于copd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关联的研究成果发表于《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e》,震撼国际呼吸学界。

留学期间,在NIh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提出IpF创新治疗方案被多国借鉴,又在英国皇家布朗普顿医院进修先进支气管镜技术,回国后率先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

回国后,他身兼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等多项专业要职,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际呼吸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诸多荣誉。

科研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绘制哮喘气道细胞图谱,研发的无创呼吸监测设备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广泛应用。

临床15年,诊治超

患者,完成3000余例手术,让所在医院天津医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诊疗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宝贝!

秦耕其实对他比较熟悉,他的二等奖很有实际应用价值,昆医就在使用他的成果。

“有什么要求,尽管提。”秦耕微笑着说。

“我希望与您的重症医学科共同研究呼吸病重症病人的救治。其他,我没有具体的要求。”他连经费都不提了。

秦耕点了点头,说:“好的,科研经费你按照实际需要申请就行,几百万的话,我们的规矩是副校长就可以批了。”

众人一听,吓了一跳。

秦耕微微一笑,说:“科研这一块,我们昆医的投入是比较大的,每年要投几个亿,你们顶级科研人员,我们不会在经费上限制,需要多少就给多少,不够,我会想办法的。”

第三个迫不及待了,他开始了自我介绍。

万星茂,32岁,肾内科领域的传奇人物。

本科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美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肾内科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肾脏病学泰斗dr.michaelJohnson。

期间,他聚焦慢性肾脏病遗传机制研究,揭示关键基因突变与病情快速进展的关联,成果发表于《cell》,在国际肾脏病学界引发轰动。

参与漂亮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创新疗法”项目,提出联合免疫调节与精准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案,显着提升缓解率,该方案被多国顶尖医疗机构采用。

他还赴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进修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回国后率先开展多项高难度肾脏介入手术和前沿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他是瑞金医院的青年医生,199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连续3年被评为“肾脏病领域杰出贡献专家”。

2000年成为首位荣获国际肾脏病学会“年度杰出肾脏病学家奖”的我国专家,提升了中国肾内科的国际地位。

秦耕点头,好家伙,这样的人才都来了,昆医的机会来了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