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学名张好古 > 第三一五章 自行车

第三一五章 自行车(1/1)

目录

叶绍袁和沈宜修,这对曾经恩爱无比的夫妻,在经历了两个女儿相继离世的巨大打击后,他们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叶绍袁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部的差事,带着两个女儿的棺椁,踏上了归乡之路。

一路上,叶绍袁沉默不语,心中的悲痛如潮水般汹涌。而沈宜修,则默默地跟随着丈夫,她的泪水早已流干,只剩下无尽的哀伤。回到故乡后,他们选择了一种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将所有的伤痛都深埋在心底。

与此同时,张好古送别了叶绍袁和沈宜修,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异常单调,除了工作就是酗酒,试图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内心的痛苦。

而在另一边,孙元化则选择了隐姓埋名,远离尘嚣。张好古在周口店盖起了一个新村,这里的房屋全部采用全新的砖瓦结构,既美观又坚固。那些移民就住在那里。孙元化也来到了这里,他在远离村子的地方盖起了一个大院。

这个大院的一期工程包括一排两层小楼和宽大敞亮的工房。为了掩人耳目,这个大院还挂了个牌子——周口店研究院。虽然它是私人性质的,但却与大明皇家研究院有着密切的往来。

在周口店研究院里,除了继续研究火药之外,还开始涉足一些民用科技领域。王徴等人也纷纷来到这里,王徴负责具体事务,而孙元化则退居幕后,但他依然拥有最终的发言权。

张好古如今对研究院和邮政司都甚少涉足,这两个地方分别由宋应星和黄道周负责管理。

而在青园,这里已经建起了十来栋独立的小二楼,这些小二楼成为了宋家三兄弟、黄祥、成均、袁飞、孙临、吴大宝、郑琦以及冯梦龙等人的居所。张好古对此地颇为重视,他还计划在周围再购置一些地皮,以便至少能够再扩建十栋小二楼。

不仅如此,张好古对于青园的驻军安排也有了新的想法。目前,青园的驻军仅有一个连,大约百人左右。他打算在此处建造一座三层楼房,以更好地满足驻军的需求。

至于护国军的其他人员,则将驻扎在周口店。那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工程,不仅军营正在兴建之中,其他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张好古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周口店这个地方,他对那里的事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甚至很少有时间留在京城。

在周口店,张好古不仅负责组织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还积极与孙元化、王徴等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和研究各种新的事物。他们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就在这个过程中,王徴提出了一个关于自行车的研究方向。他认为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张好古对这个想法非常感兴趣,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事实上,王徴对于自行车的研究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他早就对这种新型交通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在默默地进行着相关的探索和实验。

车之行地者,轮凡四,前两轮各有轴,轴无齿。后两轮高于前轮一倍,共一轴,轮死轴上,轴中有齿六,皆坚铁为之,即于轴齿之上悬安催轮凡四,名之甲乙丙丁。丁齿二十四,丙三十六,乙四十八,甲六十。甲轴无齿。乙丙丁各轴有齿,齿皆六。甲轮以次相催,而丁催轴齿则车行矣。甲轮之所以能动者,惟有一机承重。愈重愈行之速,无重则反不能动也。重之力尽。则复有一机斡之而上。倘遇不平难进之地,另有半轮催杆催之,若所称流马也者。其机难以尽笔。总之,无木牛之名而有木牛之实用;或以乘人,或以运重。人与重正其催行之机云耳。

这是王徴在其着作《新制诸器图说》中的原文记载,令人惊叹的是,他不仅详细描述了相关原理和设计,甚至还成功制作出了实物小样!这个小样能够自行行走三丈之远,展现出了王徴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卓越才能和创新思维。

当王徴来到周口店时,他更进一步,制作出了一辆更为先进的样品车。这辆车不仅能够自行行走,而且行程可达三四里之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张好古的加入为王徴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他们开始探索利用蒸汽作为动力源,并通过巧妙的设计,制作出了连杆、曲轴等关键部件,再借助齿轮传动来带动后轮驱动。

起初,王徴所制作的自行车只能沿着直线行驶,就像被一条无形的绳索牵引着一样,完全缺乏转向的能力。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缺陷,使得这辆自行车在实际使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然而,张好古却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迅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方向——为自行车添加转向装置。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和反复试验,他们终于成功地设计出了一种类似三轮车的把手操纵方式。这种设计虽然相对简单,但却非常实用,有效地解决了转向的难题。

当样车制作完成后,尽管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速度较慢、操作不够便捷以及震动较为剧烈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实现了自主行走的目标。这个小小的发明,虽然还不够完美,却为后续的改进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三轮自行车取得一定成功之后,张好古和王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们的创造力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不断驱使着他们去探索和创新。

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四轮自行车。他们深入研究了三轮自行车的结构和性能,发现虽然三轮自行车已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高速行驶或者遇到崎岖路面时,仍然会有一些晃动和不稳定的问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