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燕府风云战鼓响(1/2)
张无忌等人随姚广孝一路疾行,不多时,便抵达燕王府。燕王府邸仿若一座威严的堡垒,气势恢宏,飞檐斗拱在夜色下更显庄严肃穆,门前守卫森然罗列,长枪短戟闪烁着冷光,显然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姚广孝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令牌,守卫们目光触及,当即点头侧身放行。
众人进入府中,一路穿过曲折回廊,只见朱棣早已身着锦袍,身姿挺拔地在正厅等候。朱棣见张无忌等人进来,脸上笑意盈盈,大步迎上前去,朗声道:“张教主,诸位英雄,本王恭候多时了。”
张无忌拱手,身姿谦逊,道:“殿下客气了,无忌冒昧前来,打扰之处,还请见谅。”朱棣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亲和笑意,道:“张教主不必多礼。此次朝廷假传圣旨,意图加害于你,本王深感愤慨。今日请诸位前来,正是为了共商大计。”
张无忌神色凝重,微微点头,道:“殿下,无忌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查明真相,还明教一个清白。如今朝廷奸臣当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不知殿下有何打算?”朱棣闻言,神色一凛,沉吟片刻,郑重言道:“张教主,实不相瞒,本王近日已决定要“清君侧,诛奸臣”,还天下一个太平。”
张无忌心中一震,暗自思忖:“果然如此!燕王确有起兵之意。”他正欲开口,忽听得赵敏莲步轻移,上前说道:“殿下,此事非同小可。若贸然起兵,恐天下大乱,百姓遭殃。不知殿下可有周全之策?”赵敏声音清脆,话语间满是关切。
朱棣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睿智,道:“赵姑娘所言极是。本王已与朝中多位忠臣密议,拟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只要时机成熟,便可传檄天下,一举铲除奸臣,还政于民。”
杨逍此时上前一步,身形潇洒,插言道:“殿下,此事牵涉甚广,若稍有差池,恐万劫不复。不知殿下可需要明教相助?”朱棣闻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笑道:“杨左使所言正合本王心意。明教乃江湖第一大教,若能得明教相助,此事定能事半功倍。”
张无忌眉头微蹙,沉吟片刻,道:“殿下,无忌身为明教教主,自当为天下苍生尽一份力。只是明教素来不与朝廷为敌,若贸然卷入朝廷内斗,恐教中兄弟有所顾虑。”朱棣点头,神色理解,道:“张教主所言极是。本王绝不强求,只希望明教能在江湖上为本王造势,牵制朝廷的注意力。”
张无忌闻言,心中稍安,拱手道:“殿下放心,无忌定当尽力而为。”朱棣笑道:“有张教主这句话,本王便放心了。”
正说话间,忽听得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仿若密集鼓点。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匆匆跑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殿下,不好了!朝廷派大军包围了燕王府,声称要捉拿殿下归案!”
朱棣闻言,脸色一沉,冷笑道:“果然来了!这些奸臣动作倒快。”张无忌起身,神色坚定,道:“殿下,无忌愿与明教众人一同抵御外敌。”朱棣点头,眼中满是信任,道:“好!有张教主相助,本王如虎添翼。”
众人当即走出正厅,只见燕王府外已被数千名官兵团团围住,刀枪如林,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杀气腾腾。为首之人,正是朝廷大将李景隆。他身着铠甲,跨在高头大马上,见朱棣等人出来,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仿若夜枭啼鸣:“燕王殿下,皇上已下旨,命你即刻入宫面圣,否则休怪末将无礼!”
朱棣冷笑道:“李将军,你口口声声说奉皇上之命,可有圣旨?”李景隆闻言,脸色微变,随即神色一厉,喝道:“燕王,你休要狡辩!今日若不束手就擒,便休怪末将刀下无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