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最想出海伐倭的人,竟然是他(2/2)
且不论他林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他这条建议来说,确实是可以快速收获民心,也确实是对上了那句‘勇于纠正前人之错,先拿皇爷爷开刀’。
“你还真了解咱啊!”
“黄觉寺对咱确实不好,给咱一碗饭吃,就拿咱当牛马使。”
“他们的收留之恩,咱当牛做马那些年,也早报答完了。”
“咱之所以这么优待他们,也是为了那‘知恩图报’的名声,不得已而为之!”
可也就在朱元璋想到这里之时,他那看着林昊的目光,就再次变得尖锐了起来。
“不是,”
“咱在黄觉寺的过往,你都知道?”
“这种除了徐达他们几个知道的糗事,你都知道?”
“......”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朱允炆就目光坚定道:“好,朕这就收拾他们去。”
话音一落,朱允炆直接就对王升道:“王升,传朕的旨意。”
“慢着!”
不等王升行礼,林昊就示意王升继续边上候着去。
林昊继续说道:“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现在还是洪武三十一年,你现在沿用你皇爷爷的政策,是表达你对他的孝心。”
“这些事情等来年开春,开始你自己的年号之后,再做也不迟。”
朱允炆听后,又笑着说道:“还是师父细心。”
林昊只是点头一笑之后,就接着说道:“你要记住,很多的政策,在开国之初是好政策,可在你的时代,就是必须要改的弊政!”
“就拿这海禁之策来说,在开国之初,就是一个不错的好政策。”
“大明开国之初,元蛮虽然退回草原,但实力依旧强大,时刻有南下之危。”
“大明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北元,只有施行海禁,以加强沿海治安,维护沿海稳定。”
“那个时候的大明,没有能力在应对北元的同时,还应对海上的威胁。”
“如果有这本事,你皇爷爷早就出海伐倭了。”
林昊说到这里,朱允炆就点了点头道:“朕记得这件事。”
“《洪武起居注》之中就有记载,皇爷爷开国之后,就派人去倭国传召,一是要求他们来我大明朝贡,二是勒令他们解决倭寇扰明的问题。”
“可国书送达之后,倭国不仅没来朝贡,反而还砍了我大明使臣的脑袋。”
“刚刚开国就被海蛮小国如此羞辱,皇爷爷恼羞成怒,要出兵征服倭国,可一直到他临终,他都没有真正出兵。”
说到这里,他又看着林昊不解道:“师父,按理说,以皇爷爷那记仇的性格,应该是恨透了倭国,但凡国力允许,就该不死不休才对。”
“尤其是您入朝之后,虽然没有彻底覆灭北元,但北元在短时间内,也难成气候。”
“再说国力,我们也完全有造船出海征伐的本钱!”
“可皇爷爷却不仅不出兵,反而还在《皇明祖训》之中,规定倭国为‘不征之国’!”
“这是为何啊?”
朱允炆话音一落,不等林昊回答,朱元璋就直接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