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186章 朱家子孙欠教育

第186章 朱家子孙欠教育(1/2)

目录

侄子是朱家人,外甥是外姓人,这一点朱元璋做的可是毫不掩饰。

朱文正当初虽然犯下了大错,但是到底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所以即使人不在了,靖江王的王爵还是给了他的儿子。

李文忠的军功非常大,不过到底是‘李’,所以只能是曹国公,以后会追封为王。

至于沐英这个义子虽然是‘视如己出’,但是到底是义子。所以沐英到死,也就是西平侯,被追封为黔宁王。

所以马寻对于自己这个徐国公的爵位早就满足了,真给他徐王的爵位,他早就牵着驴跑了。

有些时候封赏太过就是灾祸,这一点很多人也都清楚。

朱守谦现在就是被朱棡、朱棣按在地上,朱樉手持竹条在狠狠的抽着朱守谦的屁股。

而马寻抱着镶金的棍子站在一边,面无表情的看着在哭嚎的朱守谦。

“你爹当年就是对封赏不满,以至于酿成大祸。”马寻看着朱守谦,认真说道,“你不能引以为鉴,反倒是出言威胁,你好大的胆子!”

朱文正是个人物,性格也极为执拗,朱元璋和马秀英都拿他没办法。

朱守谦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只能求饶,“舅爷爷,我知错了。”

朱樉似乎于心不忍,说道,“舅舅,就饶了铁柱这一回吧。”

马寻没好气说道,“真以为我看不出来?他穿的这么厚,你倒是看着打的凶、打的响,真能给他打疼了还是打伤了?”

朱守谦哭的更厉害了,“舅爷爷,二叔真给我打疼了!”

朱樉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护着这个堂侄了,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都这个时候了就别实话实说。

马寻也哭笑不得,熊孩子欠缺管教,“一会儿我就去信一封,子不教父之过。你父亲不在,你娘还在。教出来的什么道理,令她回中都!”

朱樉几个立刻严肃侍立,朱守谦这个时候也是真的知道害怕了。

儿子的表现不好,父母都有可能被牵连。

马寻的意思现在就是很明显,朱守谦现在犯错了,这个当事人肯定直接打。而另一个缘由就是朱守谦的亲娘谢翠英了,这是要被马寻叫来凤阳了。

别看谢翠英是三十来岁,在马寻面前那也是‘外甥媳妇’。让她回凤阳,那就是要当着祖宗的面管教她了,几乎就是责骂她不修妇德。

朱守谦这下知道好歹了,哀求说道,“舅爷爷,饶了我这一回吧?”

马寻低头看着朱守谦,严肃的说道,“你是宗室封藩,若是如此不法、纨绔,那是社稷祸事。家中不教好,该怨谁?”

马寻随即看着朱樉说道,“让福成公主送铁柱亲娘过来。”

朱樉脸色更变了,福成公主可就是朱守谦的亲姑姑,是朱文正的亲妹妹。

朱棡也帮忙求情说道,“舅舅,不必如此吧?”

马寻不高兴的说道,“这不只是国事,这也是家事。要不要请你们姑父来一趟,他德高望重,更适合管你们朱家的事!”

朱樉、朱棡立刻偃旗息鼓,姑父要是来了的话,那就不只是姑父来了,是父皇母后都要跟着过来了。

马寻随即说道,“你们上奏,奏请福成公主驸马王克恭、庆阳公主驸马黄琛回凤阳,任中都留守司。”

朱棣小声说道,“舅舅,大姐夫还是有些本事。”

福成公主的驸马王克恭不算是特别有能力,但是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勉强能算是独当一面了。

马寻瞪眼,朱棣也偃旗息鼓了,这事情轮不到他们这些小辈说话。

现在只能按照舅舅说的去做,父母和母后如何决定,那是他们的事情了。

家中长辈们商议的一些事情,这些小辈们不好多说,有些时候也只能在旁边听着。唯一能够在这些事情上有些发言权的,也就是皇兄了。

不过那位皇兄有些时候也是蔫坏,涉及到长辈们的事情就装聋作哑,绝对不会轻易表态。

马寻这个神医圣手还是有些本事的,前些天还起不来床的靖江王看到了神医病就好了,哭了一场、出了一身汗、屁股被抽的一条条红印,就生龙活虎了。

站在校场的马寻威风凛凛,一身华丽的甲胄站在校台上,看着三大亲王、一大郡王在习练旗语。

打仗是很有学问的事情,在没有无线电等通讯手段的情况下,一个合格的将令最基础的要求就包括会旗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