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楚王祠堂前的密会(2/2)
苟晞闻言并不改色,但语气却还是柔和了一些,他说:“确实如此,刘使君真是目光如炬,东明亭的亭长是齐王的人,会帮我们遮掩,但小心无大错,刘使君最好还是谨慎一些。”
“这是自然。”
刘羡又问道:“我们还要等几人”
“三人。”苟晞没有多说的意思,他尽量简短地介绍道:“这只是一次简短的密会,相互认识后,您确定没有问题,我们就可以考虑做事了。”
说话间,第二个人也到了,而且还是刘羡的熟人,原来是陆机。
他穿着和刘羡差不多的玄色袍服,向他打招呼说:“怀冲,好久不见。”
刘羡看到老朋友,自然也极为高兴,两人向前几步后握在一起,并且相互打量。
几年不见,陆机的样貌开始显得衰老了。他大刘羡近十岁,只是过去他善加保养,因此显得年轻,但现在岁月终于开始侵蚀他的面孔,眼角、额头都出现了细密的纹路,没发觉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注目以后,就发现他已经不可抑制地沧桑了。
陆机自嘲说:“到了年纪了,还是一事无成。”
刘羡只好宽慰他:“凤凰一鸣惊人,何时都不嫌晚。”
第三人则是一个年轻人,他大概二十岁出头,但性格沉稳,苟晞对刘羡介绍说:“这是中书监陈公之子,陈规陈公权。”
第四人是戴着斗笠来的,到祠堂后,他取下斗笠,露出一张丑陋又精明的鼠脸,让刘羡吃了一惊,竟然是赵王长史孙秀!
他还是老样子,一见面,就露出一副刘羡熟悉的猥琐笑容,对着他嘻嘻笑道:“没想到啊,有朝一日,竟然能与刘怀冲共事,真是三生有幸。”
刘羡却不觉得有幸,他转首就问苟晞道:“不能换个人吗”
苟晞叹息着回答道:“这不是太子殿下一人决定的,是齐王、赵王、淮南王三位殿下和太子殿下一同决定的,请使君见谅。”
刘羡也明白过来,这次对后党的施压,事关全局,太子名义上说是让自己负责,但其余亲王的意见也至关重要。显然,苟晞是齐王的人,陈规是淮南王的人,孙秀是赵王的人,只有陆机才算是自己的帮手。
想到这里,刘羡顿时感到悲观,他随即对苟晞说:“人多嘴杂,又不能团结,怎么能保证计划顺利实行”
苟晞说道:“我们四人只负责向你提供消息,并不负责杀人,使君大可以放心。”
“哦到底是什么意思”
苟晞终于把计划向刘羡和盘托出道:“太子的意思是,我负责向你告知朝廷的最新消息,陆君提供亟需处理的后党名单,孙君向你提供这些人的活动动向,陈君则可以给你安排后援。至于使君怎么做,我们都不会干涉,你也不必告知我们。”
“而关于刺杀所用的人手,太子也有安排,淮南王暗藏了一百名死士在这个亭子里,都是他在淮南招募的奇才剑客,不论是射术,剑术,还是马上功夫,都非常了得,最难得的是,绝对忠诚。只要你同意,这些人手就都全部归你驱使,如何”
刘羡听到这里,终于觉得这计划有一定可实行之处了。虽然还是有冒险的成分,但至少可以靠自己谋划来减少风险,哪怕信息有误,也可以自己事先验证。
他现在只剩下一个疑虑了,他沉默片刻,问苟晞道:“我们以后还是在这里见面”
“是的。”
“我觉得不妥。”
“哦使君有什么高见”
“像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甚至你们知道的也越少越好。”
刘羡微微瞑目,说出自己的安排道:
“为了减轻嫌疑,今日以后,除非是什么大朝会,不然我们这些人,不能再私下集会,而是应该一对一的联系。各自确定联络的地点和方式,全部由我一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保密的可能。”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借口。更深层的理由是,刘羡不能信任孙秀,甚至不能信任这些他们背后的亲王。
亲王们现在虽是太子的盟友,但实际上也可能随时倒戈出卖,来向后党换取利益。尤其是在当下这么紧要的关头,若是有人倒戈泄密,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量。
因此,刘羡只能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减少计划被人出卖的可能性。
苟晞不知刘羡的真实想法,但也觉得他说得有理。相互商讨之后,孙秀也没有拒绝,于是每人都与刘羡约定了私下见面的方式和地点。
之后,苟晞便带刘羡去见司马允的死士。这些人伪装成自江南来的商人,正在东明亭的客舍内借宿。刘羡打量过他们,确实都是难得的好手。而且据苟晞说,这些死士的妻儿都在司马允手里,就是令他们当场自杀,也绝不会犹豫。
苟晞交给刘羡一样龙纹玉佩,这是淮南王的信物,拿着它,刘羡就可以随意调用这些死士。
从这一刻起,刘羡知道,自己要开始纵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