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敦艮之吉(七)(2/2)
《释名》曰:“艮,限也。”
《易》曰:“艮其限。”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今简称闾山,它是东胡语大山的意思,满语意为翠绿的山,地处今辽宁省境内。
相传舜时把全国分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为一州之镇山,即祭祖之地,闾山被封为北方幽州的镇山。
周时封闾山为五岳五镇之一,《周礼·职方》称:“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
在《山海经》的记载中,医巫闾山与长白山一样为东夷、肃慎之国的所在地,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医巫闾山出“珣玗琪”玉,即红玉,实为红玛瑙,《说文·玉部》解释称:“医无闾之珣玗琪,《周书》所谓夷玉也。”
段玉裁注:“珣玗琪合三字为玉名……盖医无闾、珣玗琪皆东夷语。”
《山海经》载黄帝的孙子颛顼葬于“附禺之山”,可能就是医巫闾山。
明代诗人李承召《医无闾山》写道:
轇轕纵横自北来,上搀云汉更崔嵬。
华夷分得朔南界,流峙元从天地开。
怪石奇岩攒剑戟,侧峰横岭似楼台。
登高能赋非吾事,但觉风烟入壮怀。
清代诗人缪公恩《医无闾山》写道:
幽并开巨镇,封置自尧年。
雄气平吞海,危峰欲柱天。
雪凝流冷翠,岚重带晴烟。
未遂登临愿,停骖吊昔贤。
医巫闾山上怪石如林、山峰耸立、岩洞泉壑、古木奇松、飞瀑石棚、望海擎天,这些诡异多姿的石形山貌,犹如琳琅满目的地质博物馆,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墨夷门所在地墨夷背就坐落在医巫闾山中。墨夷背按照名山布局,东南巽位建会稽殿,震位筑泰所,艮位立医巫闾,坎位是恒室,乾位布阴楼,兑位置华房,坤位展昆仑馆,离位则为衡堂,中央名嵩宫。
更妙的是,这些建筑模仿了相应山势会稽山、泰山、医巫闾山、恒山、阴山、华山、昆仑山、衡山、嵩山的样子。
当这伙人靠近墨夷背的时候,墨夷雨进家心切,就以先进墨夷门、以迎接大家做准备为借口,带青阳蕾奔墨夷门而去啦!
墨夷雨、青阳蕾刚刚离开,吐火南、南门丽、南宫娇、天七、南门炎、中野扣、吕玲、西陵柒荷、西陵捌荷也就到啦!
两拨人见面寒暄过后准备访问墨夷背并探查西陵门进犯情况时,突然听到墨夷背四面八方警讯连连。
随后,大家根据后妮太乙推算后的建议,本着互通有无、各尽其才、适当组合、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五项原则,分八路从四面八方进入了墨夷背,以后会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