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 第201章 武装难民

第201章 武装难民(2/2)

目录

十几个青壮年跟着学,有个后生把草鞋踩出了裂帛声,惊飞了正在偷吃炒面的田鼠。

二丫头突然从麦垛后探出头,发梢沾着蜘蛛网:"萧大哥!

铁匠叔把辣椒弹装进迫击炮筒啦!"她献宝似的举起个铁皮罐,罐身用火炭画着歪歪扭扭的太阳旗,里头传出呛人的辛辣味。

三个鼻涕娃追着她要罐子,差点撞翻正在调试土电话的老王头。

训练进行到第三日,李难民发现装沙袋的队伍短了五人。

他在蓄水池后找到偷懒的赵三,对方正用日军钢盔煮野菜汤。"凭啥听那白面书生的?"赵三把汤勺敲得叮当响,钢盔内壁还沾着没刮干净的血渍,"俺老家闹饥荒那会儿,县太爷也说要带我们..."

话音未落,牟勇的军靴已经碾碎了地上的陶片。

他解下皮带往弹药箱上一拍,露出腰间狰狞的弹片伤疤:"民国二十六年,老子带着七个学生兵守仓库。"月光落在他缺了半截的食指上,那是在南京城掰开铁蒺藜留下的,"最后活着听冲锋号的,只剩个被炸聋的炊事员。"

人群渐渐聚拢,有个裹头巾的妇人突然啜泣——她儿子前日刚学会操作土制火焰喷射器。

牟勇抓起把生锈的工兵铲,演示如何用门板制作防弹盾,木屑纷飞中露出背上三道平行的刀疤,那是太原会战留下的勋章。

萧云在人群外调试激光测距仪,红光扫过正在喂马的孙医生。

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绷带,上面用碘酒画着歪歪扭扭的等高线图。

当李难民把最后半块杂粮饼分给闹事的赵三时,萧云看见他偷偷把观音土咽进了喉结滚动的阴影里。

次日拂晓,牟勇带着二十个青壮摸到后山。

他们用秸秆扎成假炮台,给树桩套上日军大衣,还在悬崖边摆了三架竹制的"重机枪"。

有个机灵鬼给假人戴上缴获的日军钢盔,晨雾中望去竟像支严阵以待的部队。

"这叫虚实相生。"牟勇往假阵地撒了把炒熟的黄豆,引得山雀争相啄食,"等小鬼子对着草人突突半日,咱们的榆木炮正好抄他腚眼。"他说这话时,正用刺刀在岩石上刻下歪扭的"雷区"字样,碎石崩在刚布置好的诡雷拉索上,惊起一窝野兔。

萧云蹲在战壕里调试护盾发生器,忽然闻到浓郁的艾草香。

十几个老妪正在编织伪装网,把晒干的毒蘑菇缝进麻布。

有个小脚妇人哼着沂蒙小调,将发霉的高粱面抹在假的地雷模型上,引得蚂蚁排成长队。

"报告!

西村道口发现新鲜车辙印!"侦察兵滚进战壕时,伪装用的藤蔓还缠着半截蛇蜕。

他掏出个烤得焦黑的马铃薯,掰开露出里面蓝紫色的变异薯肉:"鬼子炊事班在试新口粮,怕是投毒的前兆。"

暮色四合时,李难民组织妇女们往水井撒明矾。

有个扎红头绳的小姑娘踮脚去够吊桶,腕间的子弹壳叮咚作响。

萧云望着井沿新刻的防毒标记,忽然想起签到空间里那台未拆封的水质净化器,金属外壳在意识深处泛着冷光。

当弯月爬上祠堂飞檐时,孙医生正用激光手术刀在青石板上刻写急救口诀。

有个发烧的孩童梦呓着背诵乘法表,声音惊动了梁上孵蛋的燕子。

萧云靠在弹药箱上小憩,迷蒙间听见牟勇在教二丫头拆解三八大盖,金属碰撞声里夹杂着"喀秋莎"三个字的俄语音节。

后半夜起了雾,老王头带着徒弟往假阵地搬运炸药。

他们用日军绑腿裹住铁罐,沿途撒下掺着铁屑的辣椒粉。

有个少年不慎踢翻陶罐,爆开的粉尘惊得夜枭扑棱棱乱飞,在月光下洒落几片灰白羽毛。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萧云被护盾发生器的蜂鸣惊醒。

他摸到衣袋里潮热的《特种作战手册》,封皮不知何时多了道血指印。

祠堂方向传来压抑的咳嗽声,孙医生举着荧光显微镜的身影投在窗纸上,像皮影戏里的精怪。

牟勇突然掀开伪装网钻进来,浑身沾着露水和腐叶:"三十里外的鸟群不对劲。"他说话时用刺刀在地上划拉,刀刃上粘着的蛛丝在晨光中银亮如弦,"往日这个时辰该有山雀争鸣,现在安静得像口棺材。"

萧云正要启动雷达干扰装置,忽见李难民抱着捆新编的草鞋跑来。

那些用毒藤纤维编织的鞋底,在曙光中泛着幽幽的紫。

更远处的山坡上,十几个缠着绷带的老兵正在擦拭武器,缺了口的刺刀映出天边第一缕朝霞,红得像是要渗出血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