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安南风云:风暴前夕(1/1)
1679年11月,马来亚地区被成功平定,大明共和国军队士气如虹,下一个目标——安南,已被锁定在战略版图之上。此时的安南,尚处于南北分裂、长期对峙的局面。
南方的阮氏政权,由阮福濒掌控,财政大臣阮文雄极度腐败,私吞军饷成了家常便饭。每月发饷之日,军营之中满是翘首以盼的士兵,他们指望着这笔钱寄回家中,维持家人的生计。可阮文雄却在这个时候耍起了手段,他坐在宽敞奢华的府邸内,对着前来领饷的军官颐指气使,随便找些借口,就将大笔军饷截留下来。士兵们拿到手的钱少得可怜,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那些家中有年迈父母需要赡养,有年幼子女嗷嗷待哺的士兵,心中的愤懑如同熊熊烈火在燃烧。但他们又不敢公然反抗,因为阮文雄豢养了一批凶狠的爪牙,在军营中四处监视,一旦有人敢对阮文雄的行径表示不满,就会被抓起来严刑拷打,甚至丢了性命。整个军营人心惶惶,士兵们在训练时也无精打采,心里总是想着家中的困境,战斗力大幅下滑。有个叫阿福的年轻士兵,家中母亲病重,急需钱买药,可军饷被克扣后,他连买药的钱都凑不齐,只能在夜里偷偷抹眼泪。
而在北方,郑氏政权当家,统治者郑柞治下,军队统帅黎勇强满怀报国之志,一心抗击外敌。黎勇强出生于武将世家,自幼便跟随父亲研习兵法,骑马射箭样样精通。他心怀天下,渴望能像先辈们一样,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保家卫国。然而,郑氏内部权力争斗激烈,各方权贵为了自身利益明争暗斗。黎勇强虽手握军权,但在调兵遣将、制定战略时,却处处受到掣肘。每次他精心制定的作战计划,都要呈递给那些权贵们审批。这些权贵们只在乎自己的权势和财富,根本不关心战局的胜负。他们对黎勇强的计划百般挑剔,不是说计划太冒险,就是说不符合某些权贵的利益。有一次,黎勇强提出了一个奇袭敌军后方的大胆计划,这本是一个扭转战局的好机会,可却被几个权贵以风险太大为由否决了。黎勇强坐在营帐中,看着自己辛苦绘制的地图和拟定的计划,满心无奈,只能对着空荡荡的营帐唉声叹气,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在阮氏阵营中,阮福濒的远房侄女阮文芳作战异常勇猛,每次冲锋陷阵她都身先士卒,在军中威望颇高。战场上,她骑着一匹矫健的黑马,手持长刀,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冲入敌阵,杀得敌人片甲不留。士兵们都对她敬佩有加,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她。可她对阮文雄的腐败行径也只能暗自愤慨,她曾多次义愤填膺地向阮福濒进言,言辞恳切地希望能整治阮文雄的贪腐之风,还军队一个清明。可阮福濒却总是打着哈哈,敷衍了事,根本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阮文芳深知阮文雄在朝中势力庞大,党羽众多,自己虽有威望,但也难以与之抗衡。她看着军队在阮文雄的腐败下逐渐衰败,士兵们士气低落,装备陈旧却得不到补充,心中满是忧虑和无奈。
郑氏这边,足智多谋的谋士郑明辉,虽尽心尽力为郑柞出谋划策,却也在黎勇强与郑氏权贵的复杂争斗中艰难周旋。他明白,只有维持各方势力的微妙平衡,郑氏政权才能稳定。因此,他常常在权贵们之间奔走游说,调和矛盾。有时,为了让一项有利于战局的决策能够通过,他不得不费尽心思,用各种利益交换来换取权贵们的支持。他陪着笑脸,与那些贪婪的权贵们谈判,承诺给他们各种好处,比如土地、钱财或者官职。每一次成功说服一个权贵,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身心俱疲。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了郑氏政权,为了这片土地,默默承受着这一切。
面对大明军队压境的严峻威胁,长期敌对的阮氏和郑氏破天荒地放下成见,携手组成联军,妄图抵御大明的进攻。阮氏不仅向郑氏提供了火枪、火炮等军备物资,战事吃紧时,更是不惜斥重金聘请法兰西雇佣军参战。这些法兰西雇佣军身着统一的军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们使用的燧发枪和轻型火炮,在当时都较为先进,射击精度和射程都比安南本土的火器更胜一筹。他们的到来,给安南联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原本对抵御大明军队信心不足的士兵们重新燃起了希望。这些雇佣军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他们整齐地列着方阵,有条不紊地进行射击和冲锋,让安南联军的士兵们大开眼界,同时也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
坐镇曼谷的“我”,敏锐察觉到局势的复杂性与严峻性,即刻电令王浩和王超文火速返回曼谷,共商作战计划。二人丝毫不敢耽搁,日夜兼程赶回。一路上,他们穿越茂密的丛林,翻过崎岖的山脉,马不停蹄。饿了就啃几口干硬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随身携带的水。夜晚,他们在简陋的帐篷中稍作休息,天一亮又继续赶路。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就是尽快赶回曼谷,商讨应对之策。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关乎着国家的荣誉和命运,不敢有丝毫懈怠。
作战指挥室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墙上悬挂的大幅地图清晰地标注着安南的地形地貌、兵力部署以及各个重要据点,顺化、河内、岘港等关键城市在地图上一目了然。
王浩眉头紧锁,手指着地图,神情严肃地分析道:“如今安南军队在法兰西火器的加持下,加之阮文雄把控财政,表面上军备充足,其战斗力不可轻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强化士兵对现有先进装备的运用训练,提升协同作战能力。比如说,我们的八一式自动步枪在射击精度和射速上都有很大优势,但士兵们还需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它在不同地形和战斗场景下的使用方法。我们可以组织专项训练,模拟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让士兵们在实战环境中熟悉武器性能。在山地训练时,士兵们要学会利用地形寻找掩护,在快速移动中精准射击;在丛林训练中,要适应潮湿闷热的环境,克服视线受阻的困难,灵活运用武器。同时,加强各兵种之间的协同配合训练,让步兵、炮兵和特战营之间能够无缝对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步兵冲锋时,炮兵要及时提供火力支援,特战营则要找准时机,穿插到敌军后方,打乱敌人的部署。”
王超文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补充:“情报工作同样至关重要。据我所知,黎勇强虽有心抗敌,却被郑氏内部各方势力掣肘。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他们在顺化、河内这些大城市,以及阮氏、郑氏实际掌权者的军队部署和战术特点。郑明辉此人足智多谋,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战局,必须密切关注。我们可以挑选一批身手敏捷、熟悉当地风俗的侦察兵,伪装成当地百姓、商贩,分批潜入这些城市。比如,让侦察兵扮成卖水果的小贩,在军营附近摆摊,通过与士兵们闲聊,套取军营内的兵力情况和近期的作战计划;或者伪装成修缮房屋的工匠,进入城市的防御工事内部,了解其结构和火力布置。扮成小贩的侦察兵要学会察言观色,巧妙地引导士兵们说出有用的信息;伪装成工匠的侦察兵则要仔细观察工事的每一个细节,包括火炮的位置、射击孔的分布等。通过这些方式,收集敌军的详细布防图、兵力调动的具体时间和路线等情报。”
“我”听完后,深表认同:“没错,战争的胜负往往就取决于这些细微之处。此次作战,我们投入步兵第10师、第11师、第12师,以及炮兵营和特战营,总兵力人。王浩,你率部从老挝及安南边境发起进攻,首要目标是靠近边境的荣市等城市,进攻时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利用地形优势,逐步压缩敌军防线;王超文,你从柬埔寨与安南边境进军,先全力拿下芽庄等地,在进攻过程中,炮兵营要紧密配合步兵,对敌军的据点进行持续火力压制,为步兵冲锋开辟道路。特战营则要抓住时机,凭借灵活机动的特点,穿插到敌军后方,破坏他们的补给线,切断通讯设施,扰乱敌军的指挥系统。在进攻荣市时,要注意敌军可能在周边山区设下埋伏,提前做好侦察和应对准备;进攻芽庄时,要迅速突破敌军的沿海防线,防止他们得到海上支援。”
会议结束后,王浩和王超文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依托先进武器装备,针对安南火器战术展开高强度演练。他们精心搭建起模拟的安南军营,设置了密集的火枪射击掩体、火炮阵地等防御工事。演练中,士兵们反复进行冲锋与突破练习,有的士兵利用先进枪械的火力优势压制“敌方”火枪射击,在模拟战场上,他们灵活运用战术,时而分散前进,时而集中火力突击,充分发挥八一式自动步枪的性能。在一次模拟冲锋中,士兵们分成多个小组,交替掩护前进,一组射击压制敌人,另一组迅速向前推进,就这样一步步逼近“敌方”阵地。有的士兵在模拟火炮轰鸣声中运用军用电台保持紧密协作,通过旗语及电台沟通战场情况,调整作战策略。当“敌方”火炮开始反击时,士兵们通过对讲机迅速传达信息,调整队伍的行进方向和速度,避免遭受重大损失。还有的士兵配合炮兵进行火力掩护下的推进,步兵们在炮兵的炮火延伸后,迅速发起冲锋,占领敌军阵地。炮兵们根据步兵的反馈,精准调整火炮的射击角度和射程,为步兵提供有力的支援。
情报部门也加大了对安南的侦察力度,多支侦察小队陆续出发。他们有的伪装成当地的农民,背着农具,在军营附近的田地里劳作,暗中观察军营内的兵力进出情况。他们会仔细记录每天进出军营的士兵数量、武器装备的运输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部队入驻。每天清晨,他们就来到田间,一边假装劳作,一边留意军营的动静。看到有马车运送武器进入军营,他们就会默默记住马车的数量和信息,回去后详细汇报。有的扮作小商贩,挑着货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留意城墙上的防御布置和巡逻士兵的换岗时间。他们还会观察城市中各个据点之间的联系,绘制详细的地图。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是顺化、河内等核心城市周边,以及阮氏、郑氏关键人物相关的兵力调动情况,对于阮文芳的军队部署变动和郑明辉的计谋策划更是格外留意,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将情报传递回来,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充分准备。
在顺化,一支侦察小队扮成了当地的手艺人,在阮文芳军队营地附近开了一家小店。他们一边做生意,一边留意着营地内的动静。有一天,他们发现营地内突然来了一批陌生的面孔,经过一番打听,得知是阮文芳从别处调来了一支精锐部队,正在重新部署防线。侦察小队迅速将这个情报传递了出去。他们通过巧妙的询问和观察,得知这支精锐部队擅长夜战,装备了新式的火枪,并且了解到了他们在防线中的具体位置和任务。
而在河内,扮作商贩的侦察兵发现郑明辉频繁出入郑氏权贵的府邸,每次出来都神色匆匆。他们猜测郑明辉可能在谋划着什么重要的战略,于是更加密切地关注他的行踪,同时深入打听郑氏内部的最新动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战局的线索。他们跟踪郑明辉,发现他与一位掌管粮草的权贵密谈,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他们正在商议如何加强粮草的储备和运输,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侦察兵们将这些信息详细记录下来,迅速传回总部。
随着情报的不断收集和士兵们训练的持续推进,大明军队已经逐渐摸清了安南联军的底细,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整个安南地区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场风暴的正式来临,不知道未来的战局将会如何发展,是大明军队顺利推进,还是安南联军能够成功抵御,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和变数。每个人都深知,这场战争将是一场艰苦的较量,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和这片土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