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2)
第一百六十四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刚刚问我,为何要对她那么好?我做这一切,值得吗?其实你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半点道理,即便我告诉你答案也无用。
适用于世间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唯有占据道理才行。可爱这东西,它不讲道理。”
说着,山算子脸上露出无奈笑容,摇了摇头,在明安几人看来,这笑容里竟带着大部分幸福味道。
我看你不是不讲道理,你是昏了头,失了智,不要清醒头脑……
明安几人内心嘀咕,面上毫无表情。
“我昨夜跟你们讲的那个故事,确实是骗你们的,我跟她第一次相遇并非在大街上,她也根本不可能在大街上随便撞见个算命的……
有那么多闲心,不顾男女大防去同陌生男子搭话,我本以为你们能察觉到不对劲。
毕竟,这个故事一听就很假。
再加上我刻意在故事里面掺杂了很多假的东西,宁熙七年,故事里的她说,这是家丁李五叶从老家逃荒来氺溪县城的时间。
可事实上,宁熙七年那年大旱之时,她还不到八岁,又怎会在二八年华遇见李五叶?”
山算子说话语气很平淡,从中完全听不出来半点嘲笑几人的意味,可几人站在旁边,就是越听越尴尬。
昨夜山算子讲述他和薛柠间的初遇,明安以及戬阳,吴崇几人根本就没细听。
只当这老头子单纯是在回忆过去,他和薛柠之间发生的美好故事,他们身为一个过客,听客,只需出个耳朵听就够了。
过耳不过心,一阵耳旁风,仅此而已。
几人连听都没认真听,又何谈发现故事里那些不合常理的地方?
至于姚名成和吴东两人,他们倒是听故事听的很投入,甚至还听的有些意犹未尽之感,只可惜他们没那么细的心。
“我跟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相遇,是她叔叔和婶婶,请我师兄去给她堂弟卜卦。
那时,我师兄还不是名震天下的鬼卜先生,只是个刚出茅庐,在水溪县范围内小有名气的算命先生。
而我刚在师父那学了几年皮毛山术,便迫不及待想要得到入世机会。
师父见我心念执着,也就随我去了。让我出山,去投奔大师兄,跟着他先赚点路费盘缠,再寻外出历练之法。
我跟师兄会面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跟在他身边,给他打下手,去往水溪县薛家卜卦。
她的叔叔婶婶请我师兄过去卜卦,为的是提前知晓她堂弟在科举道路上,能否成就功名,若是能,又该有何等成就。
似这等功名之卦,按理来说最好应付,我师兄他通常只需给予求卦者一份心安即可。
真要去窥探科举一道的天机,得不偿失,区区些许黄白之物,自然不可能让我师兄他背负上如此大的牵扯。”
明安在旁听到山算子讲述,深以为然点头,但随即又莫名觉得有些好笑。
山算子他师兄,堂堂鬼卜先生在卜算一道上的造诣,自然无需外人过多赘述,反倒是他这句“沾染大牵扯”听起来着实有些可笑。
所谓窥命之道,算人算事算物,讲究的就是一个量力而行,自知之明。
本来不是你这个层次该知道的事情,你还非要去窥探,这不纯纯找死呢吗?是嫌五弊三缺来的不够厉害?
还是头顶雷劫云团给的威慑力不够?
也正因如此,当“牵扯”两字从在场人中,最不惧怕牵扯的“山算子”嘴里吐出……
才会显得格外引人摇头发笑。
“然而等到我师兄看完她堂弟面相,科举不科举什么的暂且不管,根据面相显示,她那堂弟是个短命之人。
本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想法,我师兄他准备进一步卜算天机,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倘若牵扯不是很大的话,那他背上也就背上了,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这不细算不要紧……
一细算起来,我师兄当场就被吓了一大跳,导致她堂弟短命的灾祸,竟会波及全家。
也就是说,她全家上下,很快会因某场灾祸的到来而灭门。早在去她家的第一天起,我师兄就算到这些。
待到他再想往后细算,直至今日,我都不知我师兄他当年到底算出了什么东西。
竟吓得他不敢在薛家多停留片刻时间,随便找个理由糊弄完薛家人,便要带着我逃离薛宅这处是非之地。
任凭我如何追问师兄,他始终不肯告诉我他算出了什么东西,只说此事牵扯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