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穿越之我乃先天白莲 > 第208章 多宝入佛谋气运,佛道争衡起波澜

第208章 多宝入佛谋气运,佛道争衡起波澜(2/2)

目录

元始天尊脸色微变,皱眉道:“大哥,这如何使得?他们既已叛教转投佛门,怎相助我等?”老子摇头,耐心解释:“元始,你看当下局势,西方若一家独大,我东方道统必受挤压。燃灯等人虽入佛门,可心底仍有我玄门根基,若加以引导,必能为我所用,分薄佛门气运,于你我、于整个道门皆有利。”

元始天尊陷入沉思,良久,无奈点头:“罢了,就依大哥所言,但愿此举能奏效。”老子见其应允,心中稍定,当下便与元始天尊商议如何暗中联络燃灯等人。

迦毗罗卫国,王宫之内,摩耶夫人怀胎十月,忽感异状。一日,祥光满室,梵音袅袅,释迦牟尼佛,也就是多宝道人转世之身,呱呱坠地。瞬间,天地同辉,瑞彩千条,国中百姓皆惊叹为祥瑞之兆。

幼年释迦牟尼,便展现出非凡聪慧,对世间万物有着独特洞察。在成长过程中,他时常独处静思,脑海中前世修行记忆如点点繁星闪烁,与今生感悟渐渐融合。而此时,老子派出的使者已悄然联络上燃灯上古佛、观世音菩萨(慈航真人)、文殊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普贤菩萨(普贤真人)及俱留孙佛等人。

燃灯上古佛在佛殿内接见使者,听闻来意,目光闪烁。他心中暗忖:“我虽入佛门,可当年受元始天尊教诲之恩,亦难以忘怀。如今道门有难,若能助多宝一臂之力,也算报昔日恩情,且此举对自身修行之路,未必不是机遇。”于是,他微微点头:“转告大老爷,老衲知晓轻重,定会相机行事。”

观世音菩萨身处普陀洛迦山,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心中泛起涟漪。使者道明原委后,她轻声叹息:“我本因机缘入佛,可玄门养育之情,不敢或忘。既如此,愿为平衡佛道气运,略尽绵薄。”

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及俱留孙佛亦纷纷响应,他们深知,在这佛道争衡的洪荒局势下,唯有抱团,方能在复杂漩涡中寻得安稳。

岁月悠悠,释迦牟尼佛在成长中不断体悟世间疾苦,融合道门与佛门智慧,开始于中央娑婆世界讲经说法。他的教义别开生面,既蕴含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佛理,又暗藏道家阴阳平衡、顺应自然之道,引得无数信众皈依。

小乘佛教渐渐在东方兴起,与西方佛教分庭抗礼之势初显。多宝道人(释迦牟尼佛)凭借前世深厚修为根基与今生的智慧感悟,展现出超凡的佛力神通,折服四方。他所创立的寺庙、道场林立,僧伽队伍日益壮大,香火鼎盛远超想象。

西方灵山之上,准提道人与接引圣人察觉到东方异动,脸色阴沉。准提道人怒道:“这东方道门好生狡猾,竟使出这般手段,妄图分化我佛门气运。”接引圣人双手合十,眼中闪过一抹忧虑:“师弟莫急,需从长计议,当下先派人打探虚实,摸清他们的布局。”

而在道门这边,老子与通天教主、元始天尊时刻关注着小乘佛教发展。通天教主见多宝有如此成就,欣慰不已:“多宝不负所望,我截教复兴有望。”老子则捻须微笑:“此乃众人合力之功,不过西方佛门必不会善罢甘休,后续争斗,怕是更为激烈。”

西方灵山,佛光笼罩,却透着几分凝重。大雄宝殿内,准提道人与接引圣人相对而坐,面色阴沉,久久不语。

良久,准提道人猛地一拍座椅扶手,怒声打破寂静:“师兄,那东方道门此番算计,实在可恶!多宝小儿在东方兴风作浪,分我佛门气运,长此以往,我西方佛教危矣。”说罢,他周身佛光涌动,似在宣泄心中愤懑。

接引圣人双手合十,微微摇头,眼中满是无奈:“师弟,莫要动怒。事已至此,强攻恐非上策,反倒易落人口实,引发更大纷争。为今之计,需另寻他途。”他的声音平和,却难掩话语中的忧虑。

准提道人眉头紧皱,强压怒火,问道:“师兄有何妙计?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坐大。”接引圣人目光深邃,凝视殿外虚空,缓缓开口:“依我之见,咱们不妨暂避锋芒,隐居幕后。将我西方佛教与那小乘佛教合二为一,让多宝担任佛教现任佛主。”

准提道人闻言,瞪大双眼,满脸惊愕:“师兄,此举何意?岂不是拱手将我佛门大权让与他人?”接引圣人微微一笑,解释道:“师弟,你且想想,当下佛道之争,已呈胶着之势。多宝道人有东方道门撑腰,势力渐长,若强行对抗,两败俱伤不说,还可能引得天道不满。不如顺水推舟,将他纳入麾下,一来可化解眼前危机,二来借他之手整合佛道资源,待日后寻得时机,再徐徐图之。毕竟下一量劫注定佛道大兴,多宝管理佛门,既能使自身修为大增,于我等而言,亦能减少玄门冲击,保我佛门根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