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梦幻泡影(2/2)
她说罢,又适时补充:“这就是个久远的传说罢了,如今少有人知,臣妾也是偶然翻到一本佛经才看见的。不过从这个传说,也可知七宝乃神圣资粮,连乐多苦少的天神,和勇猛强悍的非天,都想要获得。大师以此为赠,定是出于聚福、供养的发心,如此,让内务府、礼部把供香、手串登记入册,收归国库,皇上您补一道把这些东西赏赐娴答应的旨意,过了明路,也全了皇上对娴答应的爱护之意。”
皇帝已经陷入沉思,按照鄂贵人的说法,安吉大师就对如懿说过什么‘天人气运’,难不成,这七宝手串送到如懿处,是要将七宝如意树归还所谓“天人”手中?所以青樱这个顶着如懿本名,又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忽然要将这手串戴上?
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布置到现在,才算稍微摆脱如懿,岂能让这个外道妖僧坏了他的好事!
于是立刻道:“皇后啊,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安吉大师看重娴答应,也是因为娴答应慧根具足嘛。还有,朕想起一事,朕之前也拿了大师一点供香,结果青樱闻出,里头加了种药草,会让人神思恍惚。朕想着这可能是南域之俗,不好多说什么,但是那些伺候的人一直闻着,可能会疏忽差事,朕打算多派几拨人,尤其是要身强力壮的,去轮流伺候。”
容音道:“皇上仁德。既如此,臣妾想让太医制些清凉解毒的汤药和提神醒脑的香囊,分发给在雨花阁、安华殿伺候的人,对外只说是皇上见天气暑热,体谅众人。”
皇帝道:“好,皇后安排就是。你们都先回去吧。”
众人离开,他又唤来进忠,吩咐道:“娴答应去年落水,本就落下咳疾,更是不能闻这些香,这供香和香炉就先由朕保管,你去传朕的口谕,让如懿在渺云阁好好歇息,这几日都不必去礼佛了,把门好生锁上。如今宫中人多,为保她平安,让进保这几日去重华宫好生看着。”
这一夜,雨花阁加派了轮值的人手,发了汤药、香囊。虽然上面已经传了旨意下来,只是因为暑热,再加上那些供香闻不惯的人闻久了会受不了,所以皇上与皇后娘娘仁心体贴,才多派了人来轮班,但是宫人们也觉察出微妙的气氛变化,只是不敢说。
南域僧人们仍是毫无波澜,井井有条地准备经卷,安吉更是端坐于高大庄严的鎏金佛像前数着佛珠。
安多再怎么痴,上午被皇帝召去教训,晚上就加派了人手,外间的氛围又紧张压抑,心下也知道怕了。
他默默地按照规矩点上一盏盏明灯,问安吉:“师父,我因为一时怜悯,将贴身佛珠送给了一位宫女,我是不是错了。”
安吉翻过一页经书:“你送给她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
安多重复了一遍白日的回答:“我只是看那宫女楚楚可怜,希望她得到我佛的福泽,得到内心的平静。”
师父并未像师兄一般喝住他,而是道:“你并无私心,何来有错。如今外边多了看守,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我。至于那名宫女,我们一起为她祝祷吧。”(台词引用自原剧)
安多喜欢祝祷。
虽然他一点都不懂佛经的内容,但他喜欢念诵这些有节奏的词句。每一次念诵经文,他都觉得,自己变得更像师祖和师父。
只是他今夜始终内心不安,难以平静地念诵。
安吉微微蹙眉,道:“琴音之美,不在于弦,而在于木,木鸣之美,不在于实,而在于空。安多,你的心不空,也就不能保持专注虔诚了。”(部分台词是原剧海兰的台词)
安多更加不安。
他低头道歉:“弟子错了。”
安吉叹了口气,缓缓起身,右手轻轻抚摸他的头顶,不是作为高僧的摩顶赐福,而是如寻常长辈爱抚幼儿一般。
安多平静下来。
安吉柔声道:“众生如睡梦,觉已则无梦。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安多听不懂。
安吉接着说:“安多,你有没有想过,世上种种,都有可能只是一个人的梦境呢。”
安多还是听不懂。
安吉似乎并不在乎他是否听懂,只是自顾自道:“天竺也有传说,整个世界都是一个神明的梦境。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人之道才是损不足而补有余。气运凝于一人之身,以人身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登天人道,更是如白日梦一般。只是若世间种种皆是梦,当做梦的人醒了,世界,众生,你我,会不会从此不复存在?”
安多听懂了后一句,道:“那就不让那个做梦的人醒来。”
安吉笑着摇摇头:“不,若是梦者觉,众生灭,梦幻就成了确定存在的梦幻,‘幻’反而因此会变成‘实’,那么在湮灭之前,即使只有一瞬间,我也看到了真相。”
他放下手,行至门口,看向门外的明月。
“如今事态发展出乎我的预料,也动摇了我的猜想。进一步的验证,十分必要。越美的梦,变成噩梦时,越会把人吓醒吧……”
他回头看向安多,温和笑道:“师父飞一个,给你看看吧。”
安多又高兴起来。
师祖和师父都会飞,就像小鸟一样。他喜欢看他们飞。
安吉嗖地一下,蹿上屋檐,绝尘而去。
他的身影快得看不清,外间看守的宫人片刻后才反应过来:“方才是谁过去了?快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