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 第277章 拿下基辅

第277章 拿下基辅(1/1)

目录

作为欧洲赫赫有名的“大粮仓”,基辅周边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的粮食,足以支撑起庞大军队的补给;顿巴斯地区丰富的煤矿资源,如同黑色的黄金,为工业生产和军事装备的运转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更使其成为通往高加索油田的关键门户,一旦德军掌控此地,便能牢牢握住战争资源的命脉,尤其是对于极度依赖石油驱动的德军装甲部队而言,基辅的战略价值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基辅成为了苏德双方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在此悄然拉开帷幕。

接到南下命令的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第二装甲集群迅速南下。由于大批坦克的集结被苏军侦察机发现。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据此判断,德中央集团军可能分兵南下,因此派出叶廖缅科率领的布良斯克方面军进行阻拦。

叶廖缅科将军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与重要性,他率领部队火速赶至杰斯纳河一带,决心在此挡住古德里安的钢铁洪流。他精心部署防线,利用杰斯纳河的天然屏障,以及周边复杂的地形,将苏军的防御力量巧妙地分布其中。然而,战争的局势瞬息万变,实力的差距往往会无情地打破美好的设想。尽管叶廖缅科将军和他的士兵们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顽强抵抗,但古德里安将军凭借着对装甲部队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以及德军先进的装备和高度的机动性,轻易地突破了苏军看似坚固的防线。苏军的抵抗在德军凌厉的攻势下,逐渐显得力不从心,防线如同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迅速崩塌。

不过,古德里安这一路南下,并非如表面那般一帆风顺,实则充满了重重困难与阻碍。由于他同意了希特勒的合围基辅计划,这一决策引发了陆军内部的争议。哈尔德和博克元帅认为古德里安此举背叛了陆军原本的战略规划,指责他是盲目追随希特勒的“跟屁虫”。在这种不满情绪的驱使下,他们在兵力配置上故意为难古德里安,削减了他本应得到的兵力支持。这无疑给古德里安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让他心中满是愤懑与无奈,却又不得不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古德里安将军突破杰斯纳河后,马不停蹄地继续南下,迅速抵达了罗姆内小镇。在这里,他迎来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当地的乌克兰人民手持鲜花,捧着面包,夹道欢迎德军的到来。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热情,仿佛德军是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英雄。这些饱受苦难的人们,甚至逼迫着古德里安和士兵们一定要吃下面包和牛奶才肯放行。原来,约瑟夫大力推行的发展工业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严重牺牲了乌克兰农民的利益,导致乌克兰爆发了惨绝人寰的大饥荒,数百万乌克兰农民在这场灾难中丧生。长久以来积压的痛苦与怨恨,让如今的乌克兰人民将这些德军当作了解放者,用他们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情感,这一切都给古德里安将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就在古德里安将军一路南下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的第一装甲集群在克莱斯特将军的卓越带领下,同样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军事素养,成功横渡第聂伯河,向着与古德里安将军会师的目标稳步推进。终于,两支强大的装甲力量在预定地点胜利会师,顺利完成了对基辅的合围,将苏军西南方面军紧紧地困在了包围圈中,一场惨烈的围歼战就此拉开序幕。

在这种万分危急的局势下,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这位深知局势严峻的军事战略家,果断地向斯大林建议放弃基辅,以保存有生力量,避免被德军一网打尽。然而,他的建议却遭到了斯大林的坚决拒绝。朱可夫的直言进谏并未被采纳,反而因此被解除职务。与此同时,西南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也意识到局势的紧迫性,请求向东撤退,同样遭到了无情的拒绝,随后也被免职。而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中将,自行下达的后撤命令也被撤销,苏军陷入了一种近乎绝境的困境。

9月15日,注定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古德里安将军和克莱斯特将军所率领的第2、第1装甲集群,在洛赫维察地域成功会合。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苏军西南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彻底陷入了德军精心编织的合围之网,成为了瓮中之鳖。

基辅合围战的结局已然注定。被困的苏军在基尔波诺斯上将的指挥下,虽拼死组织突围,但德军的包围圈如铜墙铁壁般难以撼动,一次次的突围尝试都化作泡影。德军则有条不紊地缩小包围圈,对苏军展开了残酷的绞杀。最终,基辅合围战以德军的全面胜利而落下帷幕,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遭受重创,大量士兵被俘,无数武器装备被缴获。

在这场残酷的会战中,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无奈德军的包围圈密不透风,突围之路异常艰难。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中将,在突围过程中不幸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为保卫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西南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和铁木辛哥元帅,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带着赫鲁晓夫乘坐飞机,艰难地逃回了莫斯科。

9月19日,基辅这座饱经战火摧残的城市终于沦陷。至9月26日,这场规模宏大的会战正式落下帷幕。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苏军第5、第21、第37、第26集团军大部,以及第40、第38集团军之一部被德军歼灭,二三十万人阵亡,令人痛心疾首。高达65万人不幸被俘,仅有部分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分成小股进行突围,在枪林弹雨中艰难求生。而德军则在这场战役中收获颇丰,缴获了900辆坦克,4000门大炮和3500辆作战车辆,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基辅战役,无疑是战争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它以其空前绝后的规模,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也被后世公认为是纳粹德国闪电战战术的巅峰之作。在这场战役中,苏军西南方面军几乎被整建制消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苏军将士们的顽强抵抗并非毫无意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莫斯科的防御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德军错失了进攻莫斯科的最佳时机。

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被随军的大明王朝的观察员们用摄像机一一忠实记录下来。这些影像资料,不仅是对这场残酷战争的真实写照,更是一份无比珍贵的军事教材,以供大明王朝的军事单位深入学习研究,从这场战争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教训,提升自身的军事素养与战略水平。

基辅战役的消息如同一场可怕的风暴,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让这片大陆陷入了一片惊恐之中。人们深知,这场战役的结果将对欧洲的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方面,也感受到了局势的紧迫性,开始加速向苏俄增加军事援助,试图通过此举来改变苏德战场的力量对比,重新平衡欧洲的战略格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