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 > 第八十六章 朱允熥:四叔,皇爷爷没死!朱棣:不明白!咋啦!

第八十六章 朱允熥:四叔,皇爷爷没死!朱棣:不明白!咋啦!(2/2)

目录

朱允熥微笑着走上前去,扶起徐辉祖等人,说道:“你们此次出征,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朕甚是欣慰。”

“今日,朕要好好嘉奖你们!”

徐辉祖等人感激地看着朱允熥,说道:“陛下圣明,这都是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将士们的奋勇拼杀所得。”

在朱允熥的带领下,徐辉祖等人进入皇宫,接受了隆重的赏赐和表彰。

这一刻,他们成为了金陵城的英雄。

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大明的历史长河中。

……

皇宫内,金銮殿上一片庄严肃穆。

朱允熥高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整齐站立的徐辉祖、朱棣、朱能、张玉、丘福、朱高煦等一众功臣,神色欣慰且威严。

“赵谦,宣读旨意。”

赵谦手捧明黄色的圣旨,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殿中,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魏国公徐辉祖,此次出征草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率大军荡平北元残余势力,保我大明北疆安宁,……,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良田千顷。”

徐辉祖单膝跪地,神情恭敬,朗声道:“臣谢陛下隆恩!”

这封赏赐不仅包括爵位的晋升,更包括金银珠宝以及田地。

虽然徐辉祖的魏国公已经是大明外姓爵位的顶尖一批,但并不妨碍朱允熥再次嘉奖晋升。

朱允熥压根不在乎什么功高震主!

大明能有今天的情况,得益于他当时果断的率军炮轰金陵。

他就是最大的功臣!

手中掌握着大明最强大的军队。

“朱能、张玉、丘福、朱高煦,尔等随徐辉祖征战,奋勇杀敌,战功卓著,……,赏白银五百两、锦缎五十匹。”

四人齐齐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四人同样获得了爵位。

“燕王朱棣,心系社稷,忠勇可嘉,特赐上等良驹十匹、珍宝古玩若干,望日后继续为朕分忧,保我大明江山稳固。”

朱棣上前一步,跪地叩首:“陛下厚爱,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圣旨宣读完毕,众人皆面露喜色,这是对他们赫赫战功的至高认可。

当然了,朱允熥并没有忘记蒋忠等人。

只不过,蒋忠等人如今在北方处理草原后续的事情。

草原既然已经平定,那自然要交给绝对的自己人去管理处理才行。

他们的赏赐已经派人送过去。

朱允熥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诸位爱卿劳苦功高。”

“今日朕要大摆庆功宴,与你们一同庆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殿中众人齐声欢呼,气氛热烈非凡。

朱允熥又补充道:“不仅是在座诸位,金陵城外的将士们同样为此次胜利付出诸多。”

“朕也会对他们一一论功行赏,让他们感受到朕的恩宠。”

此时的大明,国库充盈。

琼州府在朱允熥的大力推动下,发展得如火如荼。

开海实验更是成效显著,一艘艘商船从琼州港扬帆起航,驶向海外。

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大明特产的船只,换回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稀缺物资。

港口码头,货物堆积如山,商贾往来如织,一片繁荣昌盛之景。

这些贸易所得,源源不断地充实着大明的国库。

当然了,还有朱允熥自己的钱也在增加。

他如今的内库,比大明国库都要有钱。

……

皇宫的御花园中,华灯初上,璀璨的灯火将整个园子映照得如同白昼。

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在此拉开帷幕,以庆祝徐辉祖等人在草原之战中的辉煌胜利。

御花园内,炭火温暖的气息驱散了夜的寒意。

数十张精美的圆桌整齐排列,桌上摆满了珍馐佳肴。

有烤得金黄酥脆的乳猪,清蒸的肥鱼,鲜嫩多汁,还有那精致的点心,美酒更是琳琅满目。

朱允熥端坐在主桌之上。

徐辉祖、朱棣、朱能、张玉、丘福、朱高煦等功臣们分坐两旁。

他们身着崭新的官服,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宴会开始,悠扬的丝竹之声响起。

一群身着彩衣的舞女轻盈地走上舞台,翩翩起舞。

她们的身姿婀娜多姿,如同灵动的仙子,手中的彩带在空中飞舞。

舞女们的舞步轻盈,配合着音乐的节奏,时而旋转,时而跳跃,引得众人纷纷鼓掌喝彩。

朱允熥举起酒杯,站起身来,目光扫视全场,朗声道:

“诸位爱卿,此次草原之战,你们奋勇杀敌,为我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

“朕在此敬你们一杯,感谢你们为国家和百姓所做出的贡献!”

说罢,他一饮而尽。

功臣们纷纷起身,举杯回应:“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继续为大明效命,万死不辞!”

随后,他们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在欢快的氛围中,众人开始享用美食。

宴会上,众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着战场上的趣事和经验。

随着宴会的进行,气氛越来越热烈。

官员们纷纷起身,向朱允熥和功臣们敬酒,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贺。

百姓们也在宫外欢呼庆祝,他们虽然不能进入皇宫参加宴会,但他们的热情和喜悦却通过欢呼声传递到了宫中。

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庆功宴达到了高潮。

朱允熥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他知道,有这样一群忠诚勇敢的臣子和将士,大明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

这场庆功宴,不仅是对功臣们的嘉奖,更是对整个大明王朝的激励。

它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和国家的强大。

……

金陵城的城门巍峨耸立,城墙上,朱允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被绳索紧紧捆绑着。

他们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孤寂,每个人都沉默不语。

而在金陵城门前,倭国天皇双膝跪地,头也无力地耷拉着。

朱棣和徐辉祖等人今日进入金陵城自然看到了他们,但是压根就没有理会。

因为不重要!

……

晚宴的喧嚣渐渐散去,皇宫内的灯火也逐渐稀疏。

朱棣怀着满心的急切来到朱允熥的书房。

他脚步急促,迫不及待地想要从朱允熥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

朱棣一进书房,还没来得及行完礼,便急忙开口:“陛下,臣……”

话还没说完,朱允熥便抬手打断了他。

朱允熥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四叔,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朕有更重要的事情和你说。”

朱棣微微一怔,脸上露出满脸的疑惑。

他原本以为朱允熥会立刻和他谈论战事,没想到陛下却提及有更重要之事。

他只好强压下心中的急切,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朱允熥开口。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四叔,皇爷爷其实没有死。”

“什么?”

朱棣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听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他的认知里,朱元璋早已驾崩,这是举国皆知的事情。

可如今朱允熥却说出这样的话,让他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朱棣的脑海中瞬间思绪万千,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

他嘴唇动了动,想要问个清楚,但却一时语塞,不知道该从何问起。

朱允熥转过身来,看着朱棣震惊的模样,继续说道:“当年皇爷爷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应对一些潜在的危机,才对外宣称驾崩。”

“其实他一直隐居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暗中关注着大明的局势。”

朱棣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竟然隐藏着如此巨大的秘密。

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陛下,这……这是真的吗?”

“我父皇如今身在何处?”

朱允熥看着朱棣满脸的震惊与疑惑,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四叔,皇爷爷如今就在金陵城外的一座小村庄里。”

“朕把那里严密封锁起来,不让任何人进入。”

“知道皇爷爷没有死的人,确实寥寥无几。”

朱棣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不解,他向前跨了一步,急切地问道:“陛下,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

“父皇他为何要假死隐居,您又为何要将此事隐瞒?”

他之所以这么问,是觉得朱允熥有所企图,所以才想要问个明白。

毕竟,那可是他爹!

他自然对父亲的安危和处境格外上心。

担心朱允熥会利用朱元璋的“隐居”来达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朱允熥自然知晓朱棣的心思。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朱棣,突然反问道:“四叔觉得,朕为什么把这个事告诉你?”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将朱棣问得有些蒙。

他原本还在心中暗自揣测朱允熥的意图,此刻被这一问,思绪瞬间乱成一团。

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朱棣的大脑飞速运转,开始不断思考朱允熥告知此事的原因。

是因为信任自己吗?

可自己与朱允熥之间虽有叔侄之情,但在这复杂的朝堂之上,亲情有时也会变得脆弱。

是想让自己为他所用,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某些事情吗?

可朱允熥手中掌握着天下大权,似乎并不缺自己这一份力量。

他在心中不断权衡着各种可能性,却始终理不出一个清晰的头绪。

于是,朱棣干脆反问道:“陛下为什么这么问?”

他的声音很大!

大有一副,我就是不明白,你能咋滴!

十分的理直气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