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朱允熥:去大小琉球找李景隆和王景弘,展开海训!(1/2)
朱允熥站在观礼台上,目光扫过意气风发的军事学院学生们。
他略作思索后,高声说道:“既然你们已经赢了这场骑战,便好好修整三天。”
“三天之后,你们直接去大小琉球找李景隆和王景弘。”
他是想着原本第三场安排的是海战演习,如今干脆给学生们加点难度,让他们直接投身实战。
朱棣微微皱眉,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轻声说道:“陛下,学生们虽有勇气和斗志。”
“但毕竟训练时日尚短,直接参与实战,恐有意外发生。”
徐辉祖也在一旁附和:“陛下,海战凶险,学生们缺乏实战经验,万一出现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朱允熥神色平静,目光坚定地看着二人,缓缓说道:“你们两个都应该知道,这是他们必须要经历的一关。”
“虽然他们才训练了不久,但让他们提前适应,提前见识真正的战场,那是对他们好。”
朱棣和徐辉祖听了朱允熥的话,不禁陷入了沉默。
他们深知朱允熥所言极是,战场是最好的练兵场,只有在实战中摸爬滚打,这些学生们才能真正掌握战争的精髓。
但作为长辈,他们又难免担心学生们的安危。
过了许久,朱棣抬起头,眼神中担忧虽未完全消散,但多了几分坚定,说道:
“陛下圣明,是臣思虑不周。”
“相信学生们定能在实战中有所收获。”
徐辉祖也拱手道:“陛下远见卓识,学生们经历此番历练,必能脱胎换骨。”
朱允熥满意地点点头,再次看向军事学院的学生们,大声说道:“你们要明白,即将到来的实战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希望你们能全力以赴,为大明争光!”
军事学院的学生们听闻朱允熥的安排,瞬间炸开了锅。
他们都清楚大小琉球那边的复杂局势。
那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战场。
朱高煦兴奋得满脸通红,他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大声喊道:“好啊!”
“去大小琉球,我定要在那里大显身手,让那些倭寇和海盗知道咱们的厉害!”
沐晟也是激动不已,“兄弟们,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大家一起加油!”
有的学生兴奋地跳了起来,“去大小琉球,实战走起!说不定咱们还能立下赫赫战功!”
还有的学生则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
“听说大小琉球那边地形复杂,咱们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战术,争取打个漂亮仗。”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咱们都不怕,就等着在大小琉球大展拳脚!”
朱高煦和沐晟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和期待。
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在实战中证明自己的实力。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金陵港口一片忙碌景象。
朱棣、徐辉祖、张玉、朱能、丘福几位将领神色肃穆,带领着军事学院的学生们踏上了前往大小琉球的征程。
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身着崭新的戎装。
他们整齐地排列在码头上,等待着登船的命令。
朱高煦和沐晟站在队伍前列。
朱棣扫视着眼前的学生们,大声说道:“此次前往大小琉球,是你们难得的实战机会。”
“海上作战与陆地不同,充满了变数和危险,但只要你们团结一致,听从指挥,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徐辉祖也走上前,语重心长地说:“大家要记住,海战不仅考验你们的武艺和战术,更考验你们的意志和勇气。”
“在海上,任何困难都可能遇到,你们要学会随机应变,沉着应对。”
张玉、朱能和丘福也纷纷鼓励学生们。
学生们认真地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明白。
随后,学生们在将领们的带领下,依次登上了战船。
战船高大雄伟,船帆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随着一声令下,战船缓缓驶出港口,朝着大小琉球的方向破浪前行。
朱允熥站在岸边,望着远去的船队,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深知,让朱棣他们带着学生们前往大小琉球,是为了让他们提前熟悉海上作战。
在未来,海战对于大明来说同样重要,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将领来应对各种海上威胁。
经过这次实战的历练,学生们一定能够成长为大明海军的中坚力量。
在大海上颠簸了多日。
朱棣、徐辉祖等人率领着军事学院的学生们终于抵达了小琉球。
远远望去,小琉球岛上一片繁忙景象。
大明的工匠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建设,各式建筑已初见雏形。
李景隆和王景弘早早得到消息,在岸边等候。
见到朱棣等人的船只靠岸,他们立刻迎了上去。
两人快步上前,齐声喊道:“见过燕王殿下!”
朱棣连忙上前,说道:“不必如此,都是一家人。”
“九江,王将军,快和我们说说情况。”
说着,朱棣热情地直接拉过李景隆的手,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期待。
徐辉祖也在一旁点头,温和地说道:“是啊,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边的情况。”
李景隆和王景弘对视一眼,李景隆率先开口:“自上次肃清岛上的倭寇和海盗后,我们便安排工匠开始建设。”
“目前港口的基础建设已完成大半,后续的防御工事也在有序推进。”
“不过,周边海域偶尔还会有小股倭寇出没,我们一直保持着警惕。”
王景弘接着说道:“岛上的百姓对我们大明军队很是拥护,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而且,这里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非常适合打造战船和训练水师。”
朱棣一边听着,一边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
“甚好,你们做得很出色。”
“如今军事学院的学生们前来,就是要让他们在这实战环境中历练历练。”
“你们要多多指导这些学生,让他们能尽快适应海上作战。”
李景隆和王景弘齐声应道:“殿下、将军放心,我们定会倾囊相授,让学生们学有所成。”
随后,众人一边朝着岛上的营地走去,一边继续交流着岛上的情况和接下来的安排。
朱高煦和沐晟走在学生队伍中间。
他们的眼睛里满是新奇,不断打量着小琉球岛上的一切。
这里的植被郁郁葱葱,和金陵城周边的景象大相径庭。
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海腥味。
其他学生也和他们一样,对这个陌生的地方充满了好奇。
然而,这份新奇感很快就被身体上的不适所冲淡。
“这地方实在是太闷热,太潮湿了,我浑身都黏糊糊的。”
“就是就是,我感觉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了,这汗就没停过。”
“而且这空气里一股子怪味,我都有点喘不上气了。”
朱高煦听到这些抱怨声,眉头微微一皱,提高声音说道:“大家都别抱怨了,咱们来这儿是为了历练,又不是来享福的。”
“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还怎么上战场打仗?”
沐晟也跟着说道:“没错,适应环境也是咱们训练的一部分。”
“大家咬咬牙,克服一下,等咱们熟悉了这里,说不定就不觉得难受了。”
不过,他们两个的话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虽然大家都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来。
但身体的不舒服和不适,是实打实的。
而且,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的一件事。
沐晟见同学们仍满脸不适,随即提高音量说道:“大家先静一静,听我说。”
“我在云南和曾经去交趾地区作战,那里的气候和咱们现在所处的小琉球一样,闷热又潮湿。”
“刚去的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浑身不自在,觉得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同学们闻言,纷纷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好奇,暂时忘却了身体的不适,专注地听着沐晟讲述。
沐晟接着说道:“当时我们刚到那儿,很多士兵都因为不适应环境而生病,战斗力大打折扣。”
“敌人也觉得我们会被这恶劣的气候拖垮,便趁机发起进攻。”
“可我们没有退缩,更没有被这小小的困难打倒。”
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继续说道:“我们开始想办法适应环境。”
“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行军作战。”
“改善饮食,多吃一些能祛湿的食物。”
“还学习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用草药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慢慢地,我们适应了那里的气候,战斗力也恢复了。”
“后来在一场关键的战役中,我们趁着敌人以为我们还在被气候困扰的时候,发起了突然袭击。”
“那场战斗,我们大获全胜,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沐晟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所以,大家不要被眼前这点困难吓倒。”
“只要我们积极想办法去适应,就一定能克服这闷热潮湿的气候。”
“等适应了这里,咱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实战训练中,到时候让那些倭寇和海盗看看咱们的厉害!”
沐晟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说道。
同学们听了沐晟的话,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脸上的忧虑也消散了不少。
他们相互对视,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对,沐晟说得对!咱们不能被这点困难打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