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朱棣:行动!

第一百一十三章 朱棣:行动!(2/2)

目录

“但这都是因为有一小撮人不遵守大明的规章制度,想要闹事。”

“燕王殿下为了尽快平息这场风波,才不得不加快建设进度,加大大家的工作量。”

“大家可不要被这些人害了。”

百姓们围拢过来,起初还有些疑惑,但听了士兵们的解释后,脸上纷纷露出愤怒的神情。

“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我们只想过个安稳日子,他们却要闹事,害得我们跟着受苦。”

“我们每天累死累活的,他们倒好,还想搞破坏,真该把他们抓起来严惩。”

李景隆和王景弘回到营地后,两人先进行了一番商议。

李景隆皱着眉头说道:“王兄,这次任务可不简单,我们得想个周全的办法,让消息传遍每一个角落。”

王景弘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李将军,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有威望的人来帮忙传播消息。”

“他们在百姓当中说话有分量,百姓们更容易相信他们。”

李景隆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王兄此计甚妙。我们就这么办。”

于是,他们派人去请当地的族长、长老等有威望的人。

等这些人到齐后,李景隆和王景弘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并要求他们帮忙向百姓们传达消息。

这些有威望的人听后,纷纷表示愿意帮忙。

他们回到各自的村落,召集村民们开会。

一位族长站在村子的广场上,语重心长地说道:“乡亲们,我刚从大明将军那里得知,最近大家劳动量增加,是因为有一些人想要闹事。”

“我们不能让这些人坏了我们的好日子。”

“大家要团结起来,支持大明的统治,一起把那些闹事的人找出来。”

村民们听了族长的话,群情激愤。

“对,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谁要是闹事,我们就一起把他扭送到官府。”

朱棣这边更是雷厉风行。

他亲自带领一队士兵,深入各个岛屿,监督消息的传播情况。

他每到一处,都会向百姓们耐心解释加大工作量的原因,并承诺等局势稳定后,会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

在朱棣的努力下,消息迅速传遍了南洋群岛的每一个角落。

百姓们得知真相后,对那些想要闹事的人充满了愤怒。

“这些人太可恶了,我们为了建设家园辛苦劳作,他们却在背后搞鬼。”

“就是,他们以为闹事能得到什么好处?只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糟。”

“要是让我碰到他们,我非揍他们一顿不可。”

百姓们的愤怒如同熊熊烈火,将那些想要闹事的人彻底孤立起来。

那些妄图闹事的人原本还在秘密据点里紧锣密鼓地谋划着反抗行动,满心以为能得到百姓们的支持。

然而,当他们得知朱棣散布的消息以及百姓们的反应后,整个据点瞬间炸开了锅。

为首的一个壮汉气得满脸通红,他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桌子。

他瞪大了眼睛,破口大骂:“大明军队真是狡猾透顶!”

“竟然想出这么一招来离间我们和百姓的关系。”

“他们这是想把我们孤立起来,然后再各个击破。”

旁边一个瘦高个也气得直跺脚,咬牙切齿地说道:“没错,他们太阴险了。”

“故意把劳动量增加的责任推到我们头上,让百姓们对我们心生怨恨。”

“这招真是毒!”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愤怒的情绪在据点里蔓延开来。

骂完了大明军队,他们的矛头又转向了那些听信了消息的南洋群岛各国百姓。

“这些愚蠢的百姓,怎么就这么容易被大明人骗?”

“我们是为了他们好,想要把大明人赶出我们的土地,让我们重新过上自由的生活,可他们却不领情。”一

个年轻人满脸愤怒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失望。

“就是,他们只看到眼前劳动量增加的辛苦,却看不到我们反抗是为了他们的长远利益。”

“真是目光短浅,愚蠢至极!”

另一个人也跟着附和道,脸上露出鄙夷的神情。

这时,又有人站出来,皱着眉头,冷静地说道:“大家先别光骂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百姓们已经被大明人误导了,我们的计划恐怕要重新调整。”

壮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说道:“没错,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虽然百姓们现在不理解我们,但我们不能放弃。”

“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反抗是正义的。”

瘦高个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派人去和百姓们解释清楚。”

“告诉他们我们反抗的真正原因。”

“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为了他们的自由和尊严而战。”

然而,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

“现在百姓们对我们充满了怨恨。”

“我们派人去解释,他们根本不会听,搞不好还会把我们的人抓起来交给大明军队。”

一个人担忧地说道。

众人陷入了沉思,气氛变得异常沉重。

他们意识到,在大明军队的这一计策下,他们的反抗之路变得更加艰难了。

但他们心中的怒火并未熄灭,依然坚定地想要继续反抗下去,只是需要想出一个更加周全的计划。

“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不能放弃。”

壮汉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我们要重新组织力量,寻找机会给大明军队致命一击。”

“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在愤怒和无奈中,这些想要闹事的人开始重新谋划他们的反抗计划,试图在困境中找到一线生机。

朱棣的情报人员将那些妄图闹事之人的商议内容详细地汇报给了他。

朱棣坐在营帐内的主位上,听完汇报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

他缓缓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笃定与威严。

“哼,他们还妄图继续反抗,真是不自量力。”

“传我命令,继续加大百姓的工作量。”

随着朱棣的命令下达,南洋群岛各国百姓的生活变得愈发艰难。

原本就繁重的劳动任务又增加了许多。

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工地、农田和码头劳作。

尽管百姓们知道工作量增加是因为那些想要闹事的人,但在日益加重的负担下,他们心中的抱怨也越来越多。

一些原本对大明统治持支持态度的百姓,也开始对现状感到不满。

他们觉得,大明虽然带来了所谓的“和平与发展”。

但却让他们失去了原本相对轻松的生活。

在一个小村庄里,一群百姓围坐在一起,脸上满是疲惫和无奈。

一位老者叹了口气,说道:“唉,我们原本以为跟着大明能过上好日子,可现在倒好,每天累死累活的,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旁边的一个年轻人也愤怒地说道:“那些闹事的人固然可恶,但大明也不能把所有的压力都压在我们身上,我们也是人,也有承受的极限。”

“说不定那些闹事的人说的也有道理,也许把大明人赶出去,我们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另一个人小声地说道。

这些抱怨的声音逐渐在各个村庄和城镇中蔓延开来。

一些对现状极度不满的百姓,在那些反抗闹事之人的蛊惑下,最终选择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那些反抗闹事之人看到有新的力量加入,顿时士气大振。

他们在一个隐蔽的山谷中重新聚集,为首的壮汉站在高处,大声说道:“兄弟们,现在越来越多的百姓看清了大明的真面目,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

“等时机成熟,我们就发动全面的反抗,把大明人赶出我们的土地。”

新加入的百姓们虽然心中还有些犹豫,但在周围人的鼓动下,也纷纷握紧了拳头,表示愿意跟随他们一起反抗。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在朱棣的监视之下。

朱棣看着情报人员送来的报告,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心中已经有了新的应对之策。

时光匆匆流逝,在朱棣持续加大百姓工作量、激化矛盾的策略下。

南洋群岛的,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那些反抗闹事之人在不断蛊惑下,队伍逐渐壮大。

他们自以为时机成熟,正密谋着一场大规模的反抗行动。

而朱棣则冷眼旁观,静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朱棣觉得火候已到,情况差不多了。

这一日,他端坐在营帐之中,扫视着帐内的将领们。

营帐内气氛凝重,将领们个个神情肃穆,等待着朱棣的命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