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负责训练(1/2)
会议中,陆北不仅仅针对部队在战斗中的问题指出,对于部队内部存在的问题也进行讨论,还有关于敌我形势之间的问题。
“还有关于未来斗争的形势,我这里冒昧赘述一番,能否请各位同志和上级首长见谅?”
“但说无妨。”张传福听的兴起。
陆北清了清嗓子说:“敌人采取集村并屯的方式,意图将我军赖以生存的根基,也就是农村进行毁灭。他们以多则一个中队,少则一个小队,伪军部队也是成营连建制出动,形成一百至三百不等的规模行动。
这是敌军研究过的,知道我军实际兵力和战斗力,除非集结一到两个团,否则难以消灭这样规模的讨伐队。如此他们才能堂而皇之下乡入村,而我军则要依靠当地农会和地委。
已经出现当地农会负责人投敌,而险些造成我军战斗失败的例子,不可不重视。”
一旁的曹大荣举手说:“这件事政治部已经引起重视,让地委同志加紧自查,越是困难时期,便越要自身过硬。这点陆北同志的意见,我们政治部是期望见到的。
这次上级派我来参与三团的支部会议,也是听取基层干部意见进行汇报,向诸位释放一个信号,认可第三团在此次反讨伐中取得的成效,军政治部给予高度表扬。”
陆北说:“我也有向上级军部反映的问题。”
“请说。”
“咱们一直以来以游击的方式扩大影响力是有缺点的,有单纯军事观点和流寇思想,完全没有争取群众,造成大部分群众对于咱们抗联有距离感。”
闻言,曹大荣不经意间紧皱眉头:“陆北同志你来抗联时间不长,怕是不知晓其中困难,虽然群众大部分支持我们,但仍然有少部分人从中作恶。
我军实力微弱,一旦驻地被告密,或者被特务汉奸所知晓,必然引来日伪军讨伐。就像你说的那样,他们以一百人至三百不等规模进行讨伐,若非集结两到三个团,难以进行抗衡,这也是我们游击战经常失败的原因。
加上日寇大规模集村并屯,对我们的兵源、经济都成极大困难,对此上级也一筹莫展。”
陆北不由地愣住,看来实际情况比他预想中的还要糟糕,分则容易被逐个击破,聚在一起则容易被围歼,需要从夹缝中寻求机会。
一部分指战员思想不够硬,在面临危急时容易动摇。陆北把问题想的太过于轻松,错误估计敌我的斗争形势。
很快,众人七嘴八舌开始讨论,首先是反思这场反讨伐战斗的得失。陆北已经反思完,现在轮到他们开始反思,以及对于整编和训练工作的疑惑不解,向陆北以及其他人进行了解。
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互相了解,共同进步,在战斗中进步,在战争中学习。
会议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团长张传福宣布会议解散。
临走时,陆北从怀中取出一张纸,是向上级汇报的。上面是关于游击战争的观点建议。
之前参谋长冯志刚一直问陆北,可是当时在行军征战之时,没有时间写,现在有时间了,陆北写下来让上级转交给参谋长。
······
夜晚,摸着黑回到密营木屋。
陆北和吕三思两个人推开门,便瞧见木屋内挤满人,几块桦木黑板已经准备好,油灯照的每个人脸上红通通。
早上临走时,妇女团的同志问陆北还开不开夜课,陆北答应下来,不过估计也开不了两天,他马上要忙着训练新兵,白天要训练,晚上要给新兵们培训。
“都在啊。”
“就等了你,陆老师。”小鬼们盘坐在一起,眼巴巴看着桦木板。
桦木板有些熟悉,应当是之前在汤旺河畔营地时上夜课的工具,没想到他们把东西带来这里。
似乎是找到熟悉的一面,陆北开始茫茫碌碌的夜课,给小鬼们写了一篇文章节选,是梁卓如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