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药神》下画+电影杀青(1/2)
12月初,上映了两个月的《我不是药神》以58.12亿rb的超高票房在国内顺利下画,将华语电影正式推向50亿时代!
以至于在《触不可及》剧组的这段日子,总是有工作人员不断恭喜许戈,再次创造中国电影票房神话。
说实话,这电影原本还有继续冲击60亿票房的机会,毕竟除去正常上映的一个月,广电还给这电影安排了延期密钥。
而且并不是以往传统的一个月时间,而是足足50天时间。
如今这电影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就拿下了58.12亿票房,剩下大半个月时间,哪怕慢慢磨也能磨到60亿票房。
但许戈考虑到这电影拿下58亿票房,已经足够惊人了。
完全没必要过多追求那一两亿票房,表现出一副吃相难看的样子。
再加上要给接下来的贺岁档让路,也就和中影商量安排这电影下画了。
不过就算如此,以这电影身上的荣誉也已经足够载入中国影史,乃至世界影史了。
毕竟这世界上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够推动社会改革的。
国内能和这电影相提并论的,可能也就是年初甄子弹主演的那部《叶问3》了。
只不过《我不是药神》带来的是正面积极影响,而《叶问3》却是消极负面影响,把大银幕电影偷票房、幽灵场、票房注水一事摆在了明面上,惹得舆论哗然。
惹得官方不得推出《电影产业促进法》下放影片审查等行政审批项目,来对电影界乱象加以规范。
除了这事之外,其实华娱圈这段时间也挺热闹的,各种事情不断。
就比如之前《我不是潘金莲》撤档,冯晓纲炮轰万达王老板之事。
这事儿的起因很简单,说白了也就是电影排片惹的祸。
这也不是电影圈,第一次因为电影排片闹出这种妖蛾子了。
早在今年上半年的时候,知名制片人方励就在网上直播,当着全国人民的面下跪恳请增加电影《百鸟嘲讽》排片。
看着很可怜,但其实这位制片人是原时空韩寒和知名导演李玉能在电影圈成功崛起的最大推手之一。
而且他这样的做法,还有一些道德绑架和炒作的嫌疑在其中。
别人院线投资那么多人力物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赚钱吗?
所以院线排片高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大众喜欢看的商业片。
像文艺片这种票房潜力不大的电影,如果没有知名演员做支撑,真的很少有影院愿意给高排片。
毕竟院线只有先把自己救活,才有机会来追求梦想,不是吗?
当然了,最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文艺片市场观众的流逝。
如果大众都喜欢看文艺片,院线怎么可能不给文艺片高排片?估计他们还巴不得给高排片,大家一起赚钱呢!
但在如今文艺片逐渐凋零的大背景下,方励却用舆论裹挟着他们不得不做出取舍,增加《百鸟朝凤》排片。
这不是道德绑架,是什么?
不过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想要《百鸟朝凤》这样优异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所熟知。
毕竟他又不是《百鸟朝凤》的投资人,又或是制片人,和这电影压根就没关系,哪怕电影最后赔钱,也陪不到他身上。
但其行为真的未必妥当,而且还和《百鸟朝凤》导演吴天明的做法背道相驰,就像电影当中那句话一样: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艺术这东西,很多时候就是曲高和寡,如果遇到知音,那是最好的情况,但如果没有,那就算了,不必强求什么。
估计吴天明导演在世,也不会赞同别人去为自己下跪。
也就是因为方励求排片成功,让一部千万投资的文艺电影,拿下了接近过亿票房,让冯晓刚看到了可乘之机。
便在《我不是潘金莲》,万达院线片片不到10%之际,用电影当中潘金莲的口吻,写的一封信来内涵王老板小肚鸡肠。
原因很简单,之前在万达负责院线、电影发行、影视作品的副总,被华宜给挖走担任CEO去了。
冯晓纲认为就是该原因,所以才导致万达针对华宜电影,不给排片的。
王大老板不好和冯晓刚一般见识,但王大少可是冲浪高手,自然不会看着自己老爹受辱,直接微博开怼。
称不是万达不给排片,实在是《我不是潘金莲》根本就卖不动。
还说冯晓刚从业这么多年来,有拍过几部像样的电影吗?
直接就把冯晓刚怼得哑口无言,搞得下不来台,只能沉默。
万达也是实力派,把《我不是潘金莲》的票价直接顶到150块,不仅如此,还限定只能在VIP影院放映。
这一招堪称釜底抽薪,搞得好不容易躲过《我不是药神》的《我不是潘金莲》,最终票房也没好到哪里去。
总投资1亿+,总票房接近4亿。
按道理说,这样《我不是潘金莲》的投资方并不会亏本,而且还能小赚一笔。
但问题就是,冯晓刚在这电影上映之前,玩了一手出走华宜的戏码,创立了美拉传媒,最终被华宜用10亿天价给收购了。
唯一的要求就是美拉传媒2016年的利润不能低于1亿rb,往后四年逐年增长15%,不然不足的地方,就要冯晓刚出钱补上。
而今年上半年,美拉传媒的净利润大概在3000万rb左右,也就是说还有接近7000万上下的窟窿需要补上。
《我不是潘金莲》作为美拉传媒今年的最后一部电影,责任重大,堪称冯晓刚手中的最后一张底牌。
而这电影的投资构架当中,美拉传媒仅仅占比10%,也就是说这电影至少要拿下16亿票房才能补上窟窿。
本来这电影国庆档上映挺好的,但谁叫许戈的新电影《我不是药神》太强。
最终《我不是潘金莲》只能延期,搬到了11月这个电影上映淡季。
为了完成任务,冯晓钢也只能发挥自己的开炮能力,企图通过炒作为电影带去关注度,从而拉高票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