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蜀汉 > 第887章 杀鸡儆猴,雷霆手段!

第887章 杀鸡儆猴,雷霆手段!(2/2)

目录

“快,快,一定要在禁军追上之前逃出去!”一位士族老爷,坐在马车里,大声叫嚷着。

他的脸上满是汗水,肥胖的身躯在马车里不停地颤抖。“要是被抓住,我们都得死!”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

“老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您的。”

一位庄卫头目,骑着马跟在马车旁,信誓旦旦地说道。

他手持长刀,眼神中透着凶狠,但实际上,他的心中也充满了恐惧。

有的新进士族则打算入山为匪,先保住小命。

他们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仿佛看到了一丝生机。

“只要能逃进山里,就安全了。”一个年轻的士族,一边策马狂奔,一边自言自语道。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侥幸,但他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然而,大汉天子刘禅早有预料。禁军们如同训练有素的猎豹,飞驰而过。

他们熟悉这片土地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角落。

很快,他们便发现了那些逃窜的士卒和庄卫部曲。

“冲!”将领一声令下,禁军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朝着目标冲去。

他们的长枪闪烁着寒光,刺向敌人。

庄卫部曲们虽然试图抵抗,但在禁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便土崩瓦解。

“你们这些朝廷的走狗,凭什么抓我们!”一个庄卫挥舞着手中的木棍,对着禁军叫骂道。

他的脸上满是愤怒,但声音中却透着一丝颤抖。

“哼,你们妄图谋反,背叛陛下,罪该万死!”一位禁军士兵,冷冷地说道。

他手中的长枪一闪,便将庄卫手中的木棍击飞,然后一脚将庄卫踹倒在地。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那些逃窜的士卒和庄卫部曲都被禁军一网打尽。

新进士族们,也纷纷被擒。

他们被押解着,垂头丧气地走在回邺城的路上。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一位士族老爷,被两名禁军押着,嘴里不停地叫嚷着。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怨恨,但此刻,他已经无力回天。

到了次日,天刚蒙蒙亮,邺城的百姓们才心有余悸地打开家门。

他们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望着街道上的一切。

此时,间军司的人已经开始在城中散播消息。

“昨夜乱党作乱,刺杀皇帝,大汉天子英明神武,镇压了叛乱,度田正常进行,邺城百姓无需要惊慌。”间军司的人一边走,一边大声说道。

百姓们听了,纷纷交头接耳。

“真的吗天子没事吧”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忧心忡忡地问道。

“放心吧,老人家,天子福泽深厚,岂会有事。那些乱党真是不知好歹,吃里扒外。”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气愤地说道。

“是啊,度田可是好事,要是能多分些土地,我们日后的日子就会更好了。”一位妇女,抱着孩子,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百姓们纷纷称赞大汉天子,怒斥那些叛乱的人。

他们知道,天子的决策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为了百姓的福祉。

度田的顺利进行,将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

在邺城的街头巷尾,人们的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

阳光洒在大地上,驱散了昨夜的阴霾。

邺城,这座经历了风雨的城市,在大汉天子的统治下,重新恢复了生机与秩序。

而度田之事,也将继续推进,为大汉的繁荣富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禅站在行宫的城楼上,目光远眺,看着城中百姓往来如常,心中却在盘算着度田的下一步计划。

接下来的十日,他派遣了一批精明强干的胥吏前往邺城各地,负责度田与统计名册。

这些胥吏身着统一的服饰,手持丈量工具,神色严肃,步伐坚定。

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天子的决心,因此每到一处,都认真履行职责,丝毫不敢懈怠。

在邺城的乡间小道上,胥吏们穿梭其中。

他们来到一片片农田前,与当地的百姓耐心沟通,然后开始仔细丈量土地。

百姓们看着这些胥吏,眼神中虽还有些畏惧,但更多的是期待。

经历了之前的风波,他们深知度田对于自身生活的改变有着重要意义。

“大爷,您这片地,我们得仔细量量,可不能有差错。”一位年轻的胥吏,微笑着对一位老农说道。他的眼神专注,手中的丈量工具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老农微微点头,说道:“官爷,您尽管量,咱都配合。这度田是好事,能让咱日子过得更踏实。”

他的脸上布满皱纹,却洋溢着朴实的笑容。

有这么多血淋淋的人头教训在前,邺城各地根本不敢抵抗度田。

此次度田,可谓十分彻底。

胥吏们将每一寸土地都丈量得清清楚楚,每一个人口都统计得明明白白。

当统计结果呈到刘禅面前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所增加的土地和人口,竟然比刘封统计的时候还多了一倍。

这让刘禅深刻意识到,之前的度田工作,被隐藏了多少内幕,那些士族们从中获取了多么丰厚的油水。

“哼,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竟如此胆大妄为。”刘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不过,此次度田,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教训。”邺城度田完成之后,刘禅马不停蹄,当即派遣天使前往冀州各郡督查屯田。

这些天使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天子的诏令,威风凛凛。

他们每到一郡,便召集当地的官员,宣读诏令:“若有抗拒屯田者,杀无赦!”诏令一出,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冀州各郡引起了轩然大波。

官员们听着诏令,脸色各异。有的面露惊恐,深知天子此次是动了真格;有的则暗自庆幸,自己之前没有参与抵制。

在冀州的某郡,一位太守接到诏令后,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他深知自己郡中也有一些势力试图抵制屯田,如今天子诏令已下,他必须做出抉择。

“快,召集所有官员,商议应对之策。”太守焦急地对身边的侍从说道。

在另一个郡,百姓们听闻诏令,纷纷议论起来。

“这度田屯田,看来是势在必行了。咱可得配合,不然,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神色紧张地说道。

“是啊,有邺城的教训在前,谁敢违抗啊。再说了,这度田屯田,对咱老百姓也是好事。”一位老者,捋着胡须,缓缓说道。

原本停滞的冀州屯田,在刘禅的强势推动下,总算是重新进行下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