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759章 枭雄之姿

第759章 枭雄之姿(2/2)

目录

要说寿梦没有考虑后果,他不是讲了吗?并不认为晋军会渡江。

另外一点,晋国最大的敌人是楚国。当时可是有一支楚军在侧,也就是郤武子足够莽,敢在旁边有楚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渡江入侵吴国。

双重保险都失效,那就真的让寿梦抓瞎了啊!

楼令:“……”

“足下这一次前来,想必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晋君周开始用审视的目光打量寿梦,一边往下说道:“寡人在你履行诺言之后,会接夷昧前来国内安顿。”

寿梦保持着谦卑的表情,行礼道:“乘自然会遵行承诺。”

“今次带长子一同前来,恳求晋侯允许他留在晋国学习。”寿梦再次行礼。

吴国的之前和现在都没有储君。

只是……,当前的既定习俗便是由嫡长子来继承一切。

晋国君臣并没有提出让寿梦交出诸樊当人质的要求,完全是寿梦为了展现诚意。

而晋国君臣之所以没有向寿梦提出那样的要求,主要是楼令认定寿梦是一个枭雄,不会因为诸樊充当人质,受到节制不去干一些想做的事情。

由寿梦主动提出让诸樊在晋国充当人质,一下子让晋君周和楼令对寿梦重新掌权之后,到底会不会听话变得更不具备信心。

明知道招惹晋国的后果会很严重,寿梦就是敢进行招惹,并且前后招惹了四次之多!

面对亲自北上道歉,尤其是还要向郤武子道歉,寿梦也义无反顾地来到了晋国。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被轻易拿捏呢?

晋君周让宦官送寿梦父子出宫,邀请楼令到处走走散步。

“吴国会跟楚国作对的吧?”晋君周现在对此有了迟疑。

以前吴国一再主动招惹楚国,不是吴国不知道楚国很强大,也不是双方有什么深仇大恨,单纯就是寿梦想给吴国寻找出路。

寿梦的目标应该没有取代楚国成为南方霸主那么大,更多的是想趁楚国与晋国频频大战的情况下去占便宜。

而吴国一方面一再主动入侵楚国,另一方面也对大江以北实施了扩张。

那样一看,寿梦真的不是在瞎胡搞,有进行相关的规划。

话又说回来,吴国不是有一个同样不怎么样的越国吗?

吴国想要实施扩张,为什么不是死盯着比较弱的邻居越国,非要去招惹强大的楚国?

楼令一番了解之后,稍微找到了答案。

吴国与越国比邻,很要命的地方在于越国比吴国还要落后以及野蛮。

也就是,吴国入侵越国得不到现成开发好的土地,乃至于在越国都没有什么好抢。

入侵所带来的收获会很少,入侵越国的吴军却要面临各种袭扰与破坏,不正是楚国对上吴国的难题吗?

楚国认真起来不是打不过吴国,甚至可以说楚国君臣一旦对吴国认真,很容易就能够进军到“梅里”附近。问题在于吴国没有多少耕田,当地的人难以教化,强制占领需要从零开始发展,一边还要面对没完没了的袭击和破坏,不等于占领就是在增加负担吗?

其实,与异邦比邻的很多国家,他们都是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以至于认为那些异邦所控制的区域是鸡肋,更爱向已经开垦出来的熟地下手。

历史上的吴越争霸,其实就是越国壮大起来,主动挑衅和入侵吴国。说白了就是越国看上了吴国开发出来的土地,并不是强大的吴国可算想起旁边还有个小老弟。

同样的道理,中原王朝将认为有价值的土地都实施占领,不是没有余力再灭掉周边的邻居,压根就是瞧不上他们的土地,认定占领了是在增加自己的负担,不愿意去动手而已。

拿晋国灭掉赤狄来说,哪怕赤狄已经部分开垦出一些耕地,一样有得是国家明面赞扬晋国杨威,暗地里嘲笑晋国竟然荤腥不忌。

楼氏执意北上太原盆地,同样遭到了晋国很多家族的嘲笑。

并非那些人不知道建设都是从无到有,他们认定的就是自己开发不如直接抢现成,搞得周边明明有更好打的异邦,偏偏列国之间打生打死,直至实在没有办法才向自认为是鸡肋的异邦动手。

“我们无法控制寿梦的吧?”晋君周停在一棵柳树边上,看着不远处的池塘。

楼令颔首道:“回君上,的确如此。”

晋君周继续说道:“邗君鲁和徐君本几次请求寡人,愿意出兵渡江进驻吴国,遭到寡人的拒绝。”

听出潜台词的楼令说道:“寿梦在接下来会接受我们对吴国的改造,三五年之内该是以发展为主。在他自认为实力允许之后,需要对楚国主动出击并且获得大胜,才有胆子重新挑衅我们,包括尝试向邗国或徐国用兵。”

邗国和徐国是晋国帮助复国,他们的国君也是晋君周安排人过去担任,算是晋君周的外援。

其实,晋君周真没有指望邗国或徐国能够帮到自己大忙,纯粹就是有比没有要好。

再者说了,凡事总要迈出第一步,先让邗国和徐国成为自己可能得助力,有了那两个例子,以后就是有前例可以借鉴,方便做很多事情。

寿梦来之前已经与晋国君臣谈妥了该谈的事情,包括申巫臣与长鱼矫继续留在吴国。

申巫臣会继续担任吴国的执政,帮助吴国从上到下进行从文化到生产的改革。

长鱼矫则是主要帮助吴国训练新军。

让申巫臣和长鱼矫继续留在吴国,并不是晋国君臣开出来的条件,相反是寿梦主动进行请求。

仅是那一点,足够晋国君臣高看寿梦一眼了。

真不是所有人都有寿梦的魄力,相反更多的人会选择驱逐不可信任的所有人。

刚才也就有了晋君周提出来的担忧,认为吴国一旦变得强大,一定会成为晋国的敌人。

“只要我们一直保持强大,任何的威胁都不会成为问题。”楼令知道这句话大而空,顿了顿选择讲一些更实在的话:“我们距离吴国太远,吴国无法对我们形成真正的威胁。只要楚国想要解决吴国,被我们灭了一次的吴国只会保持对我们的恭顺。”

反过来说,哪一天楚国不是在吴国的最大威胁,该是吴国发起对晋国的挑战了。

“君上,无论寿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比他更年轻。”楼令从这个角度来安慰晋君周。

晋君周听得发出爽朗的笑声,笑够了才说道:“这么说来,诸樊留在‘新田’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

可能寿梦不太考虑诸樊的安危,晋国君臣却不至于非弄死诸樊不可。

在嫡长子继承制深入人心的时代,有诸樊待在晋国,晋国君臣确实是可以抓诸樊的教育,说不定可以洗脑成功呢?

要不要在文化与生产上全面扶持吴国?关于这个问题,楼令有经过详细的考虑。

从历史轨迹去看,强大起来的吴国是会挑战晋国,选择全面扶持吴国像是在培养敌人。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使得吴国从文化上更加接近中原文化,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军事和生产方面得到增强的吴国,他们可以吸引楚国更多的注意力,有利于晋国在中原的各种动作,哪一天晋国要彻底消灭楚国,一样可以借力于吴国。

所以吧?在楼令看来是有必要全面扶持吴国。

“吴国的发展至少需要五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我们取代周王室的时间也是定在五年之内。成功取代了周王室,不代表我们会停下脚步,起码应该效仿周公将列国梳理一遍。”楼令说道。

晋君周在“洛邑”向单公朝学到最多的就是历史,偶尔也可以进入周王室的典藏室翻看史书,以周人对周公旦的崇拜,不会缺了关于周公旦干了什么事情的记载。

周公旦把持朝政那一会,确确实实是周王室对列国进行重新梳理的时间段,一举保证了姬周比殷商对势力范围更强的把控力度。

至于说周王室为什么会变成现如今这般模样?先人再努力也要后代争气,连续出现败家子,再出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败家子,一下子就毁掉了先人的所有努力。

晋君周不是没有畅想过未来,原以为楼令的计划到取代周王室就结束,还是第一次从楼令嘴巴里听到还有后续。

“中军将可以大略讲一讲吗?”晋君周显得比较迫不及待。

楼令笑着说道:“臣也还在构思。效仿周公梳理列国,有相关的例子可以借鉴,不用臣过多长篇累牍。臣所认为必须要做的另一件事情是,趁着新朝建立,梳理完列国,重新制定秩序,随后将盘踞在中原的异邦全数消灭,有余力则是北上消灭临近的异邦。”

晋君周听得了目瞪口呆。

曾经的周王室是不想着荡清涤浊吗?肯定想,只是没有余力。

真实情况就是,姬周从建立到灭亡,从来都没有极度强盛过,只是众多势力的共主,而非一王治天下。

简单来说就是,姬周的统治架构比殷商还松散,施行武力亦是比不上殷商。

而殷商是依靠武力实施扩张,姬周使用文化胜利,以事实而论就是姬周的方式更胜一筹,起码给予后人留下“自古以来”作为凭证。

“廓清寰宇?”晋君周不得不惊讶到,并且是惊讶之后让浑身细胞都在发颤。

如果可以做到,那是何等的事业啊?

任谁听到都要被惊得目瞪口呆。

消灭不同文化的异邦,解救他们的黎庶,施舍更先进的文明,老祖宗一直在干啊。

楼令极其认真地说道:“君上,武王的行为已经被证实是错的。我们怎么可以犯下相同的错误呢?”

什么?

也就是武王伐纣之后干出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事情,其实在当时未必是错,能够是碍于实力不足所释放的政治信号。

可是,晋国要是有实力重新梳理秩序,凭什么不趁机再扩大一轮生存空间啊?

要知道现在半农耕半游牧的家族多得是,没有能力在漠南种田,放牧总归不是问题。

有条件北上占领地盘,大不了就是分封几个国家过去,是吧?

晋君周变得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硬要说是什么心情,只能说深深被楼令的雄心壮志而折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