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盘算(2/2)
听得楼令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相比起很多老牌的家族,楼氏确实是历史底蕴不足。
只是,多数老牌家族有着很是悠久的历史,他们可能就是开局即巅峰,随后一直保持原状或干脆衰弱的格局。
怎么进行壮大,强大起来之后保持实力,乃至于一直在实力上进行增长,其实才是最难的。
悠久的历史有没有用,看后人去怎么用。
历史底蕴不足,天然代表着劣势。
拿楼氏来说,现如今是在楼令的手上发展得很强大,问题也相当明显,多处区域并未进行开发,少数开发出来的地方支撑着整个家族,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可能就撑不住了。
更为现实的情况是,楼氏面临来自异邦的威胁确实比其他家族更为严重,不是还有晋国的强大在威慑和托底,恐怕就要让楼氏应付得手忙脚乱。
楼小白所接受的教育,让他听得懂楼令在说什么,同时明白哪些问题的确是亟待被解决。
“父亲花了七八年的时间彻底消灭林胡,将秦人驱赶到遥远的西边。”楼小白陷入沉思:“刚才父亲是在给出期限,获得分封之前必须解决来自义渠的威胁。既然父亲给出那样的期限,没有明确说出来,能够给予我的力量想必会比较有限吧?”
也就是当前有那样的环境,家主愿意将足够的力量交到继承人手上,等发生“沙丘之变”再到“玄武门之变”后,无论是皇帝或太子与家主、继承人,情况就彻底变了。
“沙丘之变”让掌权者知道失去权力的下场。
“玄武门之变”则是让他们知晓子嗣在权力分配不当之后的结果。
楼令将秦地全权交给楼小白管理,里面包含了十八万的人口,以及当地可以征召出来一万左右的兵源,再加上从其它区域征召而来的一万五千部队。
整个楼氏才多少人口和兵源?三分之一人口变成楼小白直管,私军挪过去将近了三分之二。
直接说就是,楼小白要是想提前上位,以他手里握着的军队、人口和地盘,有足够的条件可以成事了。
那还只是看得见的实力,没有算上楼小白能够从郤氏和荀氏获得的支持。
春秋和战国都不特别强调孝道,原因当然是骇人听闻且传播极广的坏例子比较少,发生过的坏例子起到的影响不够大。
越是强调什么,代表越是缺少了什么。
孝道是从哪个王朝才开始特别强调的呢?没有错,正是社会环境失去了礼、义、仁、信的两晋。
楼令担不担心楼小白手头有了足够的实力想要倒反天罡?讲实话是有相关的担忧,只是不到怕的程度。
而楼令所担忧的是楼小白想不开,不是没有镇压的能力。
作为事业的奠基者,谁会惧怕挑战?他们担心的是人理伦常的沦丧。
“狐氏会是我们的麻烦吗?”楼小白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问了这个问题。
狐氏是在楼氏的帮助下重归晋国。
然后,狐氏很明确的知道己方跟诸夏文明已经全面脱节,为了追赶主动寻求楼氏的介入,接受来自楼氏的各种干涉与改造。
由于是狐氏主动请求楼氏介入的关系,很快各种岗位充斥着来自楼氏的人,等于就是被渗透成了筛子。
“你认为狐氏还有摆脱我们的可能性吗?”楼令反问。
楼小白很正经地说道:“现在不能,以后……怕是难说吧?”
这个倒是。
“分封的话,狐氏会并入我们的封国吗?”楼小白干脆问得更为清楚。
楼令立刻就是一脸的笑眯眯。
晚上那么个十来年,事情还真说不准。
不是晋君周非要搞事的话,不会说让狐氏自成一国,最大的限度就是仍旧让狐氏作为晋国的一部分。
现下楼氏对狐氏的掌控力度非常强,哪怕晋君周变成晋天子想让让狐氏也得享封国,楼令有得是办法让狐氏请求纳入自己的国家。
楼令大概猜得出楼小白为什么会那么问。
狐氏就在楼氏边上,从有名份的封地来区分,狐氏甚至横在楼氏中间,直接将楼氏的主体分成了两半。
所以了,要是狐氏出现问题,确确实实会让楼氏面临的问题变得很大。
“你的担忧不无道理。”楼令面对楼小白能够想到在狐氏这边潜藏的危机,有的只会是感到欣慰。
“父亲。”楼小白显然还有其它的不解之处:“君上会分封,可是他会让我们带走所有封地吗?”
楼令很直接地摇头:“有宗周分封的例子在前,君上怎么可能让我们带走所有封地。”
讲事实,宗周哪里想得到王室会顶不住各种戎和狄,搞到最后都城“镐京”甚至陷落在犬戎的兵锋之下。
在西周变成东周之前,周王室所直接管辖的土地面积并不小,大河以东甚至是被视为化外之地,大河以西才是龙兴之地。
在宗周的开国之初,大河以东不是各种戎或狄,便是存在各种夷,更有许多原本臣服殷商,乃至于是殷商后裔建立的国家。
所以是,宗周的开国之初,天下的权力中心是在大河以西,相反大河以东被视为前朝余孽与各种异邦散落的犬牙交错之地。
直至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之后,周平王在“洛邑”另立新都,才让东周的直辖地只剩下那么一小片。
因此,并不是宗周在分封之初就出现了问题,完全是西周将家底败光,没有给东周留下多少遗产。
中原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压根就是原本被派过去送死和开拓的诸侯,他们的祖祖辈辈进行奋斗,筚路蓝缕地奠基了各自的事业,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
发现了什么没有?要是宗周不分封,不是没有可能武力清扫大河以东……,也就是攻占“中原”这个区域;也有另一种可能,还真就清扫不动,导致“中原”地区一直被各种戎、狄、夷所统治。
那么,宗周(指时代,非指王朝)花了多少时间才将中原的异邦清除干净或进行融合呢?将中山国也视作异邦的话,前前后后花了不下于六七百年之久!
既是,直至战国后期的群雄并立,泛文化体系认同才成为事实。
更后面,秦国横扫南边,奠定了诸夏的初始版图;西汉再次横扫南边,并且大肆移民与教化,坐实了南边就是诸夏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楼令已经看到了姬周的努力,并不视为是一种理所当然。
姬周可以将异邦遍地的中原变成那样,晋天子的时代难道就不能向北或向南继续开拓,使得两地也牢牢把控在诸夏体系之内吗?
如果说楼令思考的是长远的以后,他的儿子小白在思索的问题则是更近的将来。
“我们的封地最为集中,其他卿族的封地更为零散。若是得享封国,君上必然不会接受如同东周的格局,一定要想方设法留下更大的自留地。”楼小白说道。
关于这个,楼氏没有过多的担忧。
楼氏现下的封地不少,多数封地是自己打下来,靠近“新田”的封地只有“韩”地和“吕”地。
不算其他中小家族,只算几个卿位家族,多数卿位家族的“都”就在“新田”附近。
届时,晋君周没有可能将靠近“新田”的土地分封出去的吧?
“若是取代周王室,君上迁徙到‘洛邑’坐享天下呢?”楼令问道。
楼小白听得愣住。
别忘记晋国的强大是建立在各个卿位家族之上,晋君周手里真没有如臂使指的力量。
“这……”楼小白很是迟疑地问道:“君上会同意迁都‘洛邑’吗?”
楼令笑眯眯地说道:“公族帮不到君上什么忙,反而是君上的拖累。”
“可是……,他们说到底是一体的啊。”楼小白认为当代的公族再没有用,说什么晋君周都不会舍弃。他又说道:“周人比公族还烂,君上不可能不知道的啊。”
所谓周人当然是现如今周王室治下的人口,没有将舍弃在秦地的周人算在内。
确实,秦国可是收拢了不少被舍弃的周人,他们融合成了秦人。有不少人认为秦国最后取代周王室,多少算是一种成功的复仇。以不少秦人就是被周天子舍弃的周人而论,说法还挺有依据。
真要那样算,楼氏将秦廷赶到更西边,接纳了十多万秦人,其中不少祖上就是周人来着。
楼小白选择直接问:“父亲的计划之一是在取代周王室之后,迁都‘洛邑’吗?”
楼令是有这个想法,对谁都没有说过。
其实就是其他卿大夫还没有想得那么远,比如一旦成功取代周王室,他们的“都”就在“新田”边上,到时候该怎么自处。
只是……,没有成功取代周王室之前就将那种现实说出来,楼令知道会浇灭晋君周取代周王室的雄心,搞不好卿大夫那边也会出大问题,才一直避免提起这个话题。
楼氏面临的难题没有其他卿位家族那么大,甚至都不用纠结封地分得零散的困扰,很难不让楼令采取一些更长远的布局。
例如说,提前给埋下一些大雷,致使新的列国由于疆域问题,日后不断产生纷争。
楼令是有那样的设想,能够实施到哪一步不好说,只能是见机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