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武侠:开局成为百胜刀王 > 第211章 211.惊!吴忠失踪,石飞扬奇谋斩杀大量锦衣卫

第211章 211.惊!吴忠失踪,石飞扬奇谋斩杀大量锦衣卫(1/2)

目录

石飞扬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深深的赞许之意,缓缓说道:“廖长老,诸位兄弟皆是有心之人。如今这江湖波谲云诡,动荡不安,能有这般清幽安宁之所,实乃幸事。然吾等当铭记,尚有无数黎民百姓深陷水火,苦不堪言。我等身为江湖义士,身负侠义之名,所作所为,皆为让天下苍生能享太平之福。”

众人听闻,皆心悦诚服,纷纷点头称是,心中对石飞扬那宽广的家国情怀,愈发敬重与钦佩。

石飞扬于这宁静之地,与诸位夫人及孩子暂且安歇了几日。然好景不长,平静的日子犹如镜花水月,转瞬即逝。一则噩耗仿若浓重的阴霾,迅速笼罩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自去年伊始,中原大地仿若被上苍无情地遗忘,整整一年,滴雨未降。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旱,如汹涌的恶兽,在中原大地肆意横行。

田野间,田地干裂出一道道狰狞的口子,仿若一张张饥饿的大嘴,无声地诉说着绝望。

庄稼更是颗粒无收,百姓们辛勤劳作的心血付诸东流,陷入了绝境之中。

在饥饿的残酷驱使下,各地频频传来百姓抢粮却惨遭毒手的悲惨之事。

石飞扬听闻此等消息,心中悲痛如绞,忧思如焚。

他深知,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生死存亡的关头,急需有人伸出援手,给予救助。

于是,石飞扬当机立断,即刻召集群雄商议对策。

他神色凝重,仿若山巅之松,坚毅不拔,目光如炬,扫视众人,沉声道:“如今中原百姓深陷苦难之渊,我等身为江湖义士,秉持侠义之道,自当挺身而出,解百姓于倒悬。”

随后,他将目光如利剑般投向“铁掌”吴忠,神情庄重,郑重下令:“吴忠,此番重任便交付于你。你即刻牵头,挑选部分得力好汉,奔赴中原。

拿出雄樱会洛阳分舵的钱粮,务必全力接济受灾百姓,不得有丝毫懈怠。”

吴忠闻言,挺直腰杆,双手抱拳,身姿挺拔如苍松,语气坚定有力,宛如洪钟般回应道:“总舵主放心,吴忠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言罢,转身迅速行动,雷厉风行地集结人手,率领队伍匆匆踏上前往中原的征程。

时处初春,洛阳城的夜幕恰似浓稠得化不开的墨汁,毫无顾忌地肆意倾洒在天地之间,将整座城市严严实实地笼罩在黑暗的怀抱之中,不见天日。

唯有那遥远天际的繁星点点,闪烁着微弱而清冷的光芒,好似一群孤独的守护者,竭尽全力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一丝光亮,却在这无边的黑暗中显得那般渺小与微不足道。

雄樱会洛阳分舵内,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热闹非凡的景象。

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与城外的死寂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仓库之中,一袋袋粮食码放得整整齐齐,犹如严阵以待的钢铁卫士,庄重而肃穆,承载着无数百姓生存的希望,那是黑暗中的曙光,是绝望中的救赎。

周围的百姓们如潮水般蜂拥而至,围聚在仓库四周。他们衣衫褴褛,破旧的衣物上满是补丁,在料峭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面容憔悴不堪,深陷的眼窝犹如枯井,蜡黄的皮肤好似被岁月抽干了生机,诉说着他们所遭受的无尽苦难。但即便身处这般绝境,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光芒仿若在黑暗深渊中顽强燃烧的火苗,尽管微弱,却坚韧不拔,熠熠生辉,犹如寒夜中的启明星,引领着他们对生的渴望。

“铁掌”吴忠昂首挺胸,身姿如松般挺拔地站在高台之上。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波澜.

随后,他的声音犹如洪钟般响彻夜空,在空气中久久回荡,字字清晰:“乡亲们,此次赈灾粮,我等定会公平分配,绝不让任何一人挨饿受冻,定要让大家都能渡过这艰难的难关!”

百姓们听后,纷纷点头称是,低声的议论声如潺潺溪流,此起彼伏。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欣慰神情,那是对未来生活的一丝期盼,犹如干涸土地上的甘霖,滋润着他们疲惫的心灵。

然而,就在这一片祥和温馨、充满希望之际,变故突生。

一阵阴恻恻的寒风呼啸而过,仿若一双来自地狱的冰冷之手,带着彻骨的寒意,轻轻抚过众人的脊背,让所有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分舵内的灯火在这股寒风的肆虐下剧烈摇曳起来,忽明忽暗,随时都会被黑暗彻底吞噬,陷入无尽的死寂。一群蒙面人恰似从黑暗的缝隙中滋生的鬼魅,毫无征兆地陡然出现。

他们身形矫健,动作敏捷得如同猎豹,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迅速,尽显训练有素。

手中的利刃闪烁着冰冷刺骨的寒光,那寒光在黯淡的光线中犹如鬼火般刺眼,仿佛是死神挥舞的镰刀,散发着令人胆寒的致命气息,预示着一场血腥的杀戮即将来临。

这些蒙面人目光凶狠如狼,毫无犹豫地径直朝着吴忠扑去,眼中闪烁着杀意,显然是意图对他发起致命一击。刹那间,原本祥和的分舵内,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而压抑,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一触即发。

吴忠心中猛地一震,恰似惊雷在心底炸响。

多年闯荡江湖,历经无数风雨,所积累的丰富阅历与经验,让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瞬间镇定下来。

他运足丹田之气,大喝一声,声若雷霆滚滚:“保护粮食,捉拿刺客!”这一声呼喊,恰似一道划破夜空的惊雷,在洛阳分舵的上空炸响,刹那间打破了原本的祥和与宁静。

洛阳分舵的好汉们听到这声号令,犹如听到冲锋的号角,纷纷响应。

他们迅速抄起身边的武器,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如猛虎般朝着蒙面人冲去。

一时间,分舵内喊杀声震天,兵器相交的铿锵之声不绝于耳,恰似金戈交鸣,在夜空中回荡。

火星四溅,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流星,又似战场上绽放的烟火,照亮了这一片混乱的战场。

场面陷入一片混乱,百姓们惊恐地尖叫着,声音尖锐而凄厉,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每个人的心。

他们四处逃窜,脚步慌乱,如同受惊的羔羊,在这混乱的场景中不知所措,拼命试图寻找安全的角落,躲避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

在激烈的交锋中,一名黑衣人瞅准众人混战的混乱时机,身形如鬼魅般一闪。他的动作敏捷而迅速,仿若暗夜中的幽灵,转身朝着龙门石窟的方向仓皇逃去。

那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很快便融入了黑暗之中。

吴忠目光敏锐,如猎鹰般锐利,一眼便捕捉到了黑衣人的动向。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念头:绝不能让这个刺客逃脱,必须弄清楚他们的目的,否则百姓的赈灾粮恐将不保。

他毫不犹豫,立刻施展轻功,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夜色中疾驰而去,紧紧咬住黑衣人。

吴忠的身影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格外矫健,他的身姿轻盈而迅速,瞬间与夜色融为一体。

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此刻的他,宛如一位暗夜中的守护者,肩负着使命,勇往直前。然而,这一追,吴忠便如石沉大海,从此音讯全无。

那黑暗的龙门石窟,仿若一个吞噬一切的巨兽,将吴忠的身影与消息一并吞没。

翌日清晨,柔和的阳光轻柔地洒在洛阳城,试图为这座历经一夜动荡的城市带来一丝生机。

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古老的城墙与街道上,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

然而,这阳光却无法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

“飞鹰神探”谢文接到消息后,心急如焚。

他马不停蹄地迅速赶来,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急促。

他神色凝重,眉头紧锁,犹如一座紧锁的山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那焦虑如同乌云,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踏入雄樱会洛阳分舵,他立刻进入状态。

他目光如炬,仔细勘察着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角落。

他的眼神犹如扫描仪,在这片混乱的场地上来回扫视,试图从中找出一丝线索。

在龙门石窟的入口处,他缓缓蹲下身子,动作极为小心谨慎,仿佛在探寻一件稀世珍宝。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轻轻捡起半块飞鱼服残片,那残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异样的光泽。

飞鱼服,那可是锦衣卫的标志性服饰。

这一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谢文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眉头紧锁,心中隐隐觉得此事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玄机。

锦衣卫向来行事神秘莫测,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与此次刺杀和吴忠的失踪事件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联?无数的疑问在他心中盘旋,如同乱麻,让他一时理不清头绪。

紧接着,谢文踏入石窟内部。

石窟内光线昏暗得近乎伸手不见五指,弥漫着一股浓重而潮湿的气息,那气息中仿佛还夹杂着一丝血腥与危险的味道。他深吸一口气,凭借着敏锐至极的观察力,在黑暗中仔细搜索着每一处角落。

他的脚步轻轻挪动,生怕惊动了这黑暗中的未知。

终于,在石窟那昏暗幽深的一处岩壁上,谢文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捕捉到了吴忠铁掌击出的求救信号。那一道道深深嵌入岩壁的掌印,仿若被岁月尘封的神秘符号,却又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掌印四周的岩石纷纷碎裂,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仿佛是吴忠在绝境中拼尽全身力气,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对生的渴望,硬生生地留下这最后的希望。

每一道掌印都是吴忠在黑暗中发出的生命呐喊,声音穿越时空,诉说着他当时所面临的极度危急处境。那掌印的深度与力度,无一不在向雄樱会传达着危险与紧迫,在催促着众人争分夺秒地展开救援。

谢文的眼神瞬间变得犹如寒夜中的寒星,坚定且锐利。

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深知此事刻不容缓。

若不能尽快找到吴忠,解开这背后隐藏的谜团,雄樱会以及洛阳城的百姓,都可能面临更为巨大的危机。一场风暴似乎正在黑暗的深处悄然酝酿,随时可能席卷而来,将一切都卷入无尽的深渊。

“这可如何是好!吴忠兄弟他……”“神箭手”苗门龙满脸震惊,声音都因紧张而微微颤抖,手中的弓箭不自觉地握紧。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不安,望向石窟的方向,仿佛能看到吴忠正在黑暗中挣扎。

“铁笛秀才”向坤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喃喃自语道:“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为何会牵扯到锦衣卫?”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被这沉重的谜团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时,吴忠之妻、“鸳鸯刀”肖玲玲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双手捂住脸庞,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

她的哭声悲痛而凄厉,如同一首哀伤的挽歌,在这石窟外的空气中回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